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4日 10:3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志灵
“外引七号优质稻128块一百斤!已经涨价14块了!”农忙时节,江西省金溪县对桥镇村民廖根仁整天穿梭于耕地间,恨不能一口气把几百亩地里的稻谷收割完了,这些天有很多人来找他订购这批粮食,此时的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晚稻丰产丰收已成定局!
此时,距离廖根仁的农耕地20公里外的周江涛却很焦虑,周是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中储粮直属库负责仓储工作,现在,该粮库还空缺400多万斤的粮食待秋粮填满。
“粮价这么贵,现在都不敢收了,任务重,压力很大。”周江涛说,目前晚稻普通粮的价格已经开到每一百斤104块,同比去年高了3块钱。
同时,金溪县的大米加工企业老板高彩霞也很郁闷,他向记者抱怨道:“粮食收购价在涨,还买不到粮,大米价格要是涨不起来,就没法做了。”
在期货市场上,上周早籼稻期货异军突起,连续数日放量大涨,频频刷新历史纪录。10月21日,早籼稻1105主力合约封于涨停板,并以2375元/吨再度创下历史新高。
据廖根仁介绍,今年晚稻一季同比去年每亩增收了100-200斤,二季可能没有一季乐观,但也不差。
粮食丰收了,为什么还涨价?
高价抢粮
今年的抢粮行动始于8月份,南方的早稻新粮入市,然而先后遭遇低温阴雨、持续降雨和洪涝灾害的夏粮产量严重受挫,不仅成熟期延迟,稻谷质量也不及往年,且每亩的产量只有700斤左右,低于往年正常气候时约300斤。
欠收推高了夏粮收购价的预期。在江西省金溪县,8月份的开市收购价即已达到97元每百斤,高于去年4块钱,半个月后,中储粮金溪直属库的收购价提高到98.5元。
江西是全国重要的稻谷产地,早稻等水稻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其中人均占有稻谷量居全国第一位。以南昌为中心,环绕鄱阳湖的九江、抚州、鹰潭、上饶、宜春、吉安等地成为江西产粮集中区。
抚州市金溪县是江西水稻主产区之一,每年产量6亿斤,可供商品粮3.5亿斤。因此,该县吸引了40多家大大小小的大米加工厂落户,但实际开工约25家,大米年产能达14亿斤。金溪也因此成为大米企业必争之地,同时也是竞争最激烈的购粮市场。
对桥镇的廖根仁是金溪县最大的水稻种植户,其种植的300多亩耕地覆盖了周边几个乡镇,直至隔壁的资溪县,辛劳的耕作为其赢得了该县的劳模称号。
廖根仁对自己300亩耕地有着合理的分配,一大半的面积种植优质一季稻“外引七号”,该水稻投入低,高产高价,利润大;另外110亩耕地种植普通二季稻,虽然可以通过种植两季增加收入,但是早稻和晚稻分别易受上半年的洪涝灾害和秋季寒露影响,风险大,产量和质量相对较低。
廖根仁今年的夏粮虽然遭受水灾损失了3万斤粮食,但他还是收有近8万斤稻谷在手,成为金溪县各路粮食买家的“香饽饽”。前两个月,找老廖买粮的人很多,除了中储粮金溪直属库的人,还有散落在金溪县的大米加工企业的采购员,周边众多的代购粮贩,更甚的是常有来自福建、浙江、广东一带的老板也跑去金溪买粮,老廖自然不会被错过。
“那些福建等地方来的老板,都是把车开到农家,装多少货直接给现金,出价也会比当地价高一两块,爽快得很。”廖根仁说。直到9月份,夏粮收购价直冲100元关口,他依然镇定自若,“涨这点钱根本补不回减产损失。”
直到10月初,金溪中储粮直属库开出了104元的价格,廖根仁盘算了要着手找人准备一季晚稻的收割工作了,他把手中的粮食悉数送进了国储粮库。
廖根仁的优质晚稻才是重头戏,上半年丰沛的雨水滋养,初秋充足的阳光照射,合成了“外引七号”饱满的谷粒,他估计每亩可以增产起码100多斤,虽然相比早稻每亩300斤的损失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如果售价相应提高的话,今年不能丰收也基本可以维持平收。
“现在所有粮商在地头的出价是128块,在米厂的工厂价已经135块了。去年这个时候地头价是114块,到12月份也才涨到118块,今年上半年最高才涨到130块,今年估计最迟12月就会超过130块了。”廖根仁介绍说,秋粮收购旺季11月份才开始,他现在的优质稻出货期望价是132块,普通晚稻是110块。
据记者了解,往年水稻收购的主力是粮食局旗下的地方粮管所和中储粮金溪直属库,2009年早稻收购中,地方粮管所收了7000多万斤,中储粮金溪直属库约2000万斤。
轮换粮加压
据记者了解,今年金溪粮食局最初调研认为,若粮食形成托市价(粮价下跌中的国家保底价),应该在94块每百斤,但是开市价太高,粮食局一直没有大量入市买粮,向粮管所下达的购粮任务仅400万斤。
2009年,中储粮收购了金溪县粮食局最大粮库,成为中储粮金溪直属库,据周江涛介绍,该粮库目前还未正式纳入中储粮的国库体系,尚处于试用期,该粮库的粮食储存量可达1.3亿斤。
“国储粮直属库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国家储备粮的储存量。”周江涛说。国家储备粮今年开始由原来的三年轮换一次变更为每两年轮换一次,中储粮金溪直属库今年换出2008年的存粮2400多万斤,相当于今年8月份购粮时间起,4个月时间内要重新以新粮填满这批库存。且根据去年的收购量计算,该直属库每年的轮换粮都将达到2000万斤以上。这大大增加了金溪县的粮食需求量。
此外,今年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的部分中储粮直属库也面临两年换粮的问题,而这些地方的商品粮相对较少,因此,这些地方的购粮压力更大,当地粮食采购人员或者中间粮贩纷纷来到江西购粮,金溪成为重要目标地。
据金溪当地某大米厂的人士介绍,只要有资本,能找到粮仓储粮,这里的人就会去买粮。在金溪县粮食局管理体系下,每个乡镇都有粮管所,每个粮管所的储粮能力在800万斤到几千万斤不等。
在金溪县,共有40多家注册米厂,而实际上开工产米的企业只有25家,其余的都是做粮食贸易生意的。
“那些米业加工企业和粮贩都抬高收购价,导致国储库不得不提高价格才能收到粮食。”周江涛抱怨说。
国储粮收购价即使由最初的97元一路涨到了现在的104元,依然还只收到了近2000万斤,还有400多万斤的空缺待二季晚稻补购。
由于减产增购,导致金溪县的粮价远远高于周边地区的价格。据本报记者调查了解,鄱阳县和余干县的粮价今年开市即低于金溪2块每百斤,涨价速度也相对较平缓。除了粮价最高,这里的消费物价也被推得比周边地区更高。
而金溪某米业老板高彩霞认为,“无论是从农民、粮贩还是粮储方,其实都希望粮食涨价。唯一不希望涨价的就是米加工业。粮食一涨,就会形成一个整体的心理预期,大家都会持粮待涨,米厂买粮困难,又不能停业,有些企业不得不高价小批量临时买粮。”
落户金溪县一年的益海嘉里大米加工厂内部人士也表示,当地粮价太高,该公司夏粮只在开市期间收购了约40万斤。
“事实上,粮食到了粮贩手里,很难指望它能降下来,米厂惧购粮的后果就是成本越来越高。”该人士称。
以去年为例,粮商最初以114元的价格收购优质稻,到第二年上半年卖出就是130元。其中仓储费用是每个月两到三块不等,囤两三个月,纯利每百斤8到10块不等。
目前,除了粮管所的储粮库能外,中储粮金溪直属库还有至少一半的库存能力可以用来储存非国储粮。
望粮兴叹
粮库不缺粮,如何才能平抑粮价?
“理论上来说,中储粮的作用就是保证国家粮食储备和粮食安全,平抑粮食价格高涨。”一位粮食系统的官员向记者表示,“但是目前的决策体制比较难应对这种季节性或者区域性的粮食市场的价格波动。”
在每年的上半年粮食收购淡季,粮价由前一年的旺季直冲到最高点,此时有关部门为平抑粮价,大量向市场投放包括稻谷在内的临时收储粮。而投放临时储备粮主要是通过粮市公开挂牌拍卖。
“我们都去拍过,很麻烦,粮库出粮很慢,而且很多手续费,不能应企业之急,很多时候,宁愿花钱到市面上买高价粮。”高彩霞说。
据记者调查了解,中储粮直属库为国家代储粮食获财政补贴每年每百斤4元,因此,一个储有4000万斤以上储备粮的直属库每年固定收入160万元。此外,每年直属库轮换出去或者临时投入市场的粮价是根据国家托市价卖出,而买入价只有最低价和指导价,不设实际收购价,只是在托市价基础上中储粮可获得每百斤8元的轮换补贴。
这意味着新粮的收购价若高于托市价8元以上,中储粮直属库将在进出临时储备粮的过程中产生亏损。今年上半年的托市挂牌价是94元,中储粮若要卖出临时储备粮换进新粮,买入价需控制在102元。
“国家给中储粮的代储补贴是按照实际储存量发放的,当市场粮价上涨期间,中储粮直属库就不再有放粮的动力,国家粮食不放出抑价,反而成为最大的囤积商。”上述官员表示。由于放出临时储备粮食后必须补粮,否则将减少代储粮收益。而今年若补粮的粮价预期要高于102元的成本价,中储粮投放一次临时储备粮将亏损一次。
“因此,中储粮直属库会按照政策要求挂牌放粮,但是实际上粮食不会出库,竞拍者买到了也很难拿到粮食,很多米厂不愿去拍国储抛出的政策粮。”该官员认为。
周江涛解释说,“国储抛粮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程序很复杂,需要上报省分公司,由分公司上报总公司,总公司再上报发改委审批才行。”今年上半年,金溪县抛出的政策粮主要是该县粮食局抛售的4000万斤,由中储粮制定托市价,监督粮食局按照保护价进行交易。
由此可见,粮食局在此粮食进出过程中也未能获利,其主要收益来源只能依靠与大米加工企业或粮商合作代储粮食,获取每年每百斤2-3块钱的资金,略低于中储粮为国家代储补贴。“所以,今年粮食局不再大量收购粮食,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反正储粮不挣钱,不如放开让粮贩储粮,粮贩挣得多了,粮管所说不定还可以提高代储价格。”金溪某米业老板说。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网站上获悉,9月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严肃纪律切实做好政策性粮食出库工作的通知》,督促中储粮严肃纪律,不得设置障碍阻挠出库、超过规定标准乱收费以及粮食质量不符要求等,切实做好政策性粮食出库工作,加快粮食出库速度,以保证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中储粮全产业链计划
此文件的市场效果目前尚未统计,但对于中储粮来说,保存储粮是直属库的收益所在,如何利用这些库存粮食是高层战略问题。本报记者了解到,中储粮在国内拥有约340个直属库,有着大量的粮食储备。但是在成品粮市场,却没有直接的话语权。
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中储粮总公司应国务院要求,从各省市储备库向灾区调动大批原粮。但是粮食到达时发现,当地粮食加工企业受灾严重,无法对原粮进行处理加工,而调往灾区的成品粮数量有限。此次教训使国家粮食管理部门和中储粮总公司形成共识,需要筹建大型稻米加工企业,对国内成品粮市场具有相当的话语权和调度能力。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表示,稻米加工是粮食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不可缺少的环节,从抢险救灾、平息抢粮风波、保证粮食供应的多次实践来看,都需要有稻米加工业的支撑和配合。
截至2008年底,中储粮的大米年加工生产能力只有150万余吨。2009年,30万吨加工能力的中储粮(三河)米业已正式投产,使该公司的加工能力迅速增加。
与另外两大粮油巨头中粮集团和益海嘉里相比,中储粮动作并不晚,三者几乎处在同水平线上。公开信息显示,中粮米业至去年加工产能约100万吨,今年新增150万吨;益海嘉里刚完成佳木斯循环米业项目,现有加工能力也扩充到100万吨。
中储粮总公司副总经理刘新江介绍,三河米业属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并得到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的市场调控项目。该项目通过构建从稻谷生产、收储、加工、运输到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在市场货源紧张、价格波动时,起到保证市场供应、保证国家急需、维护市场稳定的作用。
上述粮食系统官员认为,三河米业只是中储粮的产业模式探索项目,从高层管理部门的角度,国家一直在促进中储粮对各地粮食系统内的粮库进行收管,强化中储粮的粮食调控作用。同时,也希望中储粮能发挥调控优势,延伸产业链,形成一个能与国际粮油巨头相抗衡的强势企业。
今年4月份开始,中储粮湖北襄樊直属库完成了对湖北梅园米业有限公司、湖北汉江米业公司、襄樊万宝大米加工厂、襄樊志宏粮油有限公司四家企业进行整合,成立湖北中储粮梅园集团,该集团拥有订单基地60万亩、年加工大米60多万吨的规模,并希望通过3-5年,加工规模提升到200万吨以上。
据周江涛介绍,中储粮公司总部的政策口号是打造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产业链,并且要求各级分公司利用库存优势配合贯彻该政策。“只是金溪直属库去年才刚刚建立,还没有纳入规划范围。”
调控难题
“中储粮的战略方向是对的,只是这样会造成更深的调控难题。”上述粮食系统官员认为,“现在看来国储粮放在库里闲置,国家还要大量财政补贴,造成资源浪费,但是中储粮一旦在全国建成相当规模的加工产业链后,如何平衡调控粮和商品贸易粮是个问题,同一个仓库,国家储粮进出是按照托市价和财政补贴完成的,商品贸易粮是按照市场价差获利的,这方面无法监管。”
因此,该官员认为,粮食库存与粮食调控应该分离。中储粮作为央企,起着行业龙头和市场话语权的作用,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和粮食调控是政府的责任,即粮食管理部门的活。
“中储粮可以管理粮库,为国家代储粮食,但是国储粮食的进出及进出价格由政府部门视市场状况制定,中储粮根据其库存优势发展产业链,这才是一个合理的调控体系。”该官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