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央企如何转向包容性增长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8日 09:2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上海证券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卸任不久的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前些天感叹,“我不明白,为什么国企搞不好的时候你们骂我,现在我们的国企搞好了你们还是骂我呢?”

    李荣融的委屈自然有他的道理。据统计,目前共有86家央企在A股上市,控制上市公司达152家,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占沪深总市值的35%。从规模上看,截至去年底,108家央企资产总额达210580.8亿元,比2002年底增长了189.68%;央企拥有的国有资本及权益达到62930.9亿元,比2003年几乎翻倍,年均递增13.7%,超过GDP增速。从2003年至2009年,央企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8%,利润从2405亿元增加到8151亿元,年均增长19%。去年央企缴税11474.8亿元,比2003年增加7911.7亿元,年均递增21.5%。

    由于央企在规模和业绩上的大跃进,进入世界500强的央企家数从2003年的6家猛增至去年的30家。

    央企一度是亏损累累的财政包袱,实现如此根本性的转变,殊为不易。央企业绩的飞跃,既有体制改革的红利,也大大受益于过去十年的经济腾飞,而央企所处的行业使其成为经济发展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首先,经过辅业剥离、社会职能剥离,大破三“铁”,员工观念和激励机制彻底扭转,公司治理大大改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董事会后,最近几年面向社会公开选聘高管,管理团队的职业性大大提升。其次,上市助推央企转型。中海油等在香港和纽约等监管严格的市场上市,在观念和机制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此外,内地上市的央企通过IPO和增发筹集了大量资金,财务状况和资金实力大大改善。上市后,管理层的报酬和激励机制也有进一步的改进。其三,央企垄断的一些支柱性行业在加入WTO后的十年中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其四,中央确定了战略性重组、退出竞争性领域的正确决策。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央企数量减少,集中度提高,竞争力增强。同时,央企数量的减少,也使得国资委有足够的精力行使股东权利,完善央企的公司治理,终结了管理混乱的局面。

    因此,回头看问题的另一方面。公众当初质问国企,主要是国企亏损、市场竞争力差,消耗大量的国家财政资源。如今,业绩骄人的央企为何依然承受了很大的舆论压力呢?笔者以为,主要原因可以列出这么几点:

    一些央企在与民争利。电信业是最典型的例子。竞争不充分和价格管制的长期存在,导致电信运营商得以收取过高的电信资费,致使我国电信资费水平长期高于发达国家。银行业也是如此,我国银行业的存贷款利差长期大于两个百分点,远超出欧美。这样的代价是,存款利率偏低,有不少年份存款实际利率为负,存款人从整体上补贴净借款人(企业)。

    央企形成了强大的利益集团,他们想方设法维护现存的行业壁垒。长期以来,民营企业希望能进入金融、石油等央企主导的行业,但一直进展甚小。中央虽然几度发布促进非公经济的发展,在一些关键行业对民营企业实现准入,但在实际操作中,阻力依然强大。

    虽然已在体制和机制上有了很大改善,但央企仍然不是完全市场化的企业:主要负责人由组织部门任免;薪酬依然半行政化;央企负责人与政府官员之间的双向流动依然频繁。

    央企利润虽多,但只有10%的分红要求,大量利润留在央企为企业管理层支配。对管理层而言,可支配的资金自然多多益善。拥有过多自由现金流量(free cash flow)的央企,不可避免会出现多元化甚至乱投资的问题。国资委虽然可以通过行政性的命令去规范和约束央企的投资冲动,但这种行政化的指令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又往往陷入事后诸葛亮的被动局面。更重要的是,频频以行政化指令去强制央企,并不足取。央企屡屡成为地王,某央企以“全产业链”的旗号涉足葡萄酒、大米、蜂蜜、乳业、方便面,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央企退出竞争性领域的国家战略。

    由是观之,李荣融的困惑,不是他本人能力不彰,而是现行体制之困,是央企改革棋至中盘遭遇的中盘迷失。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以此来比照央企,则未来改革方向其实是不言而喻的。所谓包容性增长,就是让更多的人分享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的探索阶段,转向更加注重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在包容性增长的框架中,民营企业和央企应享受同等的市场地位,消除垄断;央企应坚决从一般竞争性领域中退出,应深化公司治理改革,实现管理团队的职业化,摆脱行政化思维的羁绊;央企利润应提高强制分红比例,让全民都能受益……

    从更长期的角度看,政府应逐步降低在央企中的持股比例,这不仅有利于改善央企的公司治理,摆脱行政化的束缚,更可以获得更多财务资源投入到医疗、教育、保障性住房等领域,全力推动中国经济尽快转型。

    (作者系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