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房产税终将推高房价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9日 09:4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岳富涛

    最近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对于房产税的提法,又有了微妙的变化。原本被市场认为箭在弦上的房产税,在建议中变成了“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

    各界如此热盼房产税,是因为形成了一个主流意见:其他各种调控措施都是“挠痒痒”,只有房产税是降低房价的“终极大杀器”。

    粗略总结一下,逻辑有二:一是地方政府获得稳定税源,将改变完全依赖土地财政的局面,高房价之源头被掐断;二是增加持有成本,需求大大降低,供需关系转变。

    这两个逻辑乍听有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深陷诡谲楼市中的众多利益相关方,各自的行为模式没有这么简单。

    地方政府推高地价动力更足

    将覆盖住宅物业的中国房产税(对商业物业一直在征收),与全球多数国家通行的物业税,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就是只对房屋建筑本身收税,而不涉及土地部分。

    英美各国地方政府基本没有土地出让金的收入,主要财政收入来自年缴的物业税,征收对象包括了土地及附着其上的建筑。因此地方政府有动力将收入用于社区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以吸引人气,提高本地房价水平。


  中国房产税只对建筑征收,政策制定者并非没有考虑过土地房产二合一的征收模式,但中国城市土地属国有性质,房屋所有者只拥有数十年的租赁权。如果开征真正的物业税,将面临一项根本大法改变的难题。

    由此可见,土地出让金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仍然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面对“GDP指挥棒”的地方政府仍然需要大笔财力支持自己的大规模投资,不会因为有了一笔房产税收入就降低土地出让收入,不断抬高地价的动力依然十足。

    更有甚者,如果完全以“经济人”的定位来揣测地方政府未来的行为方式:地方政府完全有动力以推高地价的方式不断间接推高存量房价,以获得更高的房产税收入——因为新设定的房产税的征收基数不是原始购入价,而是每年新的评估价。

    历史证明:物业税与房价无关

    次贷危机是如何产生的?正是此前持续多年的美国房产热潮。美国开征物业税已有百年历史,在这100年里,美国经历了多次房产泡沫;日本也早已开征物业税,但泡沫期房价涨幅不比中国逊色,一个东京的地价能买下整个美国;英国早在14世纪就有了物业税的雏形,现在伦敦高端公寓的价格高达60万元人民币/平方米以上;近在咫尺的中国香港,也开征了物业税,房产价格的波动幅度超过内地任何一个城市。

    因为开征物业税就导致房价逆转?这样的事在开征物业税的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没有出现过。

    流动性长期泛滥导致需求难减

    中国经济正处于长期上升通道,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大必然带来货币发行规模的大扩张;再加上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导致的大规模被动货币发行,还有掌握社会资源的数个阶层合法非法财富的迅速扩张,都对保值投资品有极大的需求。

    无论是中国两千年来的传统,还是十多年来房地产市场螺旋上升的现实,都对中国人的投资模式有极大的影响。契税从1%调高到3%,营业税从0变成5.5%,房贷利率从7折变成1.1倍,都没能挡住房价的疯涨。对于每年增加0.3%~0.4%的持有成本,很多人依然希望获得预期10%、20%、50%的房价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