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2日 08:2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证券网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再次推行量化宽松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一旦大量资金流向亚洲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将导致这些地区的货币大幅度升值,吹大资产价格泡沫。受此影响,现在已有迹象显示,我国也可能重现流动性过剩状况,未来宏观调控难度将会逐步加大。
⊙陆前进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先后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但刺激政策的效果有限,经济复苏的基础不牢固。现在这些国家再次推行量化宽松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西方发达国家如此放水,一旦大量资金流向亚洲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将导致这些国家货币大幅度升值,吹大资产价格泡沫。
从我国的情况看,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为9.6%,流动性充裕,通货膨胀压力上升,9月份CPI上涨3.6%,创23个月来新高。有迹象显示,我国也可能重现流动性过剩,未来宏观调控难度将会逐步加大。
我国可能重回流动性过剩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迅速转向保增长,政府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先前的持续小幅升值转向保持基本稳定;2008年9月以后央行四次有区别地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央行逐步减少央票的发行。
此外,在2008年9月16日到12月23日约100天左右的时间内,我国央行连续5次降息,大约平均每20天降息一次;同时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
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2009年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0.62万亿元,同比增长27.68%,增幅比2008年末高9.86个百分点;2009年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约是2008年的2倍。今年9月份M2余额为69.6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96%,比2009年底增加了14.9%以上;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6.30万亿元,仍然处于高位。
受美国经济复苏缓慢,美国计划再度启用量化宽松政策,美元走软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加快。中央银行为了稳定汇率,必须买进外汇,抛出本币,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进一步上升。10月13日,央行公布的第三季度金融数据显示,9月末中国新增外汇占款2895.65亿元,较8月增加19.19%,创年内新高。
此外,目前我国实际利率为负,意味着银行存款的利息会被物价上涨所吞没。10月20日央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1年期储蓄利率为2.50%,8月份通货膨胀率为3.5%,储蓄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为负,10月21日公布的9月份CPI为3.6%。负利率时代仍将继续,因此居民存款也可能部分流向其他高收益市场。从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热钱流入、房地产收紧、负利率,加上流动性充裕,导致大量游资流向股票市场。
通常来讲,宏观经济变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资产价格上涨和外部均衡的变化都和流动性充裕紧密相关。由于对人民币有升值预期,导致大量投机资本进入,外汇储备增加。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推动下,“热钱”的流入增加,会进一步推高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而人民币升值预期和投机资本流入存在相互强化的关系。
最近由于美元走软,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依然存在。国内流动性充裕,通货膨胀压力上升,这些资金在股票市场高涨的情况下会进一步流入股票市场,进一步拉动股票市场高涨。而国家为了防止流动性的剧烈增加不得不采取冲销措施,发行央行票据,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
从国际角度来看,充足的流动性,不仅流向股市,还流向黄金市场、商品市场等,寻求资金的保值增值。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美联储采取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下调利率,美元走软,而以美元标价的国际大宗商品如黄金、原油等的价格也都迅速飙升。
目前全球都采取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流动性泛滥,通货膨胀预期上升,投资者都在寻求更高的投资收益,大量的资金追逐黄金和商品期货,也推高了黄金和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在增加。目前美元贬值,亚洲国家货币升值压力加大,大量的投机资金涌向亚洲国家,也会推高这些国家的资产价格和通货膨胀。
尽管最近美元有所反弹,但走软的趋势可能难以改变。随着人民币快速升值,投机资金流入国内可能也会增加,这些资金进来后,并不是被动等待升值,往往还会在股票等市场运作,拉动股票市场高涨,以获得双重回报。今年以来,外管局多次强调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外汇交易活动,加强防范和遏制“热钱”流入,防止金融市场的大起大落。
实际上,在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我国曾出现过流动性过剩的情况。当时的流动性过剩,宏观经济出现以下特征: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外汇储备高、人民币升值压力大、股票和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法定准备金率和人民币利率调控压力大。这些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现象,或是流动性过剩直接导致,或与其间接有关。
过多的流动性在股市、房地产市场潜在获利机会的吸引下,潮水般涌向股市、房地产等投资场所,在资金的推动下,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不断高涨,资产价格一路上扬。同时过多的流动性也导致商品价格有不断上涨的趋势,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
为了防止通货膨胀、经济过热可能造成的经济波动,国家不得不采取干预措施。这些干预措施主要集中在控制货币供应量上,于是存款准备金一提再提,贷款利率一升再升,造成了存款准备金率,利率高涨的局面。由于贸易与资本项目的不断盈余,加之投机资本通过灰色渠道大量涌入,加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这些巨大的压力作用下,人民币持续升值。
现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又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的类似局面,当时一些经济特点再度重现: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外汇储备高、人民币升值压力大、房地产价格较高和股票上涨迅速、宏观调控的压力加大等。但后危机时代又伴随许多新的问题,如外需萎缩、结构调整需加快推进、房地产调控力度增加、全球低利率和贸易保护主义等等,新旧矛盾交叠,政府宏观调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宏观调控困境加剧、难度加大
目前,我国的内外部政策冲突日渐显性化,集中表现在内部货币稳定与外部汇率稳定的冲突,人民币呈现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的态势。国际收支双顺差增长及大量投机资本流入进一步推高了外汇储备,本币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资本流入使得货币政策独立性与汇率稳定之间难以兼顾。
具体而言,资本流入带来外汇储备上升,本币面临升值压力,央行为维持汇率稳定不得不进行外汇市场干预,即购入外汇,抛售本币,会导致本币超量发行,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威胁。在现行的结售汇制度下,外汇储备带来国内货币供给量的等量扩张,货币供给量增长速度超过目标值,货币超额供给使得国内信贷、投资扩张加速,通货膨胀压力会上升。
我国货币稳定及汇率稳定均面临着挑战,稳定汇率同时实现国内货币均衡,中央银行不得不在货币市场上进行大规模的冲销干预,同时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和利率。我国的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来冲销,在流动性充裕和通胀压力上升的情况下,10月11日央行有针对性地提高了6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10月20日又上调了存贷款利率。但利率上升更容易使人民币成为国际游资追捧的对象,升值压力会随着上升。
在当前汇率机制及人民币升值预期之下,我国货币供给量及外汇储备存在着一个自我强化机制。国内货币供给量增长将与外汇市场供求变化挂钩,流动性增加,同时国际收支双顺差及国际投机资本流入造成外汇储备快速扩张,国内货币供给量快速上升,过剩的货币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导致资产价格上涨,进一步吸引国外资本流入。货币过剩也刺激投资及信贷扩张,进而推动了物价上升,央行不得不加大冲销力度。冲销手段无法从根本上打破这种自我强化机制,这是当前冲销干预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货币政策存在调整的困境,调控利率和稳定汇率之间存在矛盾。在我国,利率和汇率间的联系与国外很不相同,存在着特殊性,这些差异是由外汇体制造成的,在该体制下,企业、居民获得的大部分外汇集中于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大幅上涨迫使央行超计划投放基础货币,外汇占款大量上升,国内流动性增加,通货膨胀压力上升,亟须回收流动性,提高利率水平。提高利率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但是利率提高,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更大。
汇率和利率的调整本身也存在困境。人民币汇率调整:一方面,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保持双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冲销干预压力将继续上升。但另一方面,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进一步上升,流入国内的短期资本有所增加,这样外汇供给将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和央行冲销干预的压力将加大。短期内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依然疲弱,外需恢复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人民币升值,我国外贸形势将会面临更严峻挑战,这也是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于利率,首先是货币大幅度增加,通货膨胀预期上升,央行加息有利于遏制货币信贷扩张和价格水平的上升。但提高利率,企业的借贷成本上升,可能会遏制经济复苏和增长的势头,影响投资者预期。此外,央行对利率的控制也要受限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提高利率,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上升;同时外汇占款上升,流动性增加,利率上调的压力也会随之上升,人民币升值和利率上调存在相互强化的机制,价格型工具往往会陷入调整的困境。
目前国外经济复苏缓慢,维持低利率政策,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加量,流动性会涌向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国内流动性充裕,通货膨胀预期上升,资产价格迅速上涨,外汇占款和冲销干预压力增加,因此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面临多重冲突。
笔者认为,为了应对多重调控困境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要搭配使用,使用的力度、步骤和时机要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要搭配使用;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要相搭配,扩内需和调结构要稳步推进。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