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中、外资行互存解围 外币流动性改变有限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5日 07:4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本报记者 宁新 上海报道

    一边是国内外币资金的捉襟见肘,一边是美国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量化再宽松政策,日益宽松的境外流动性是否会影响到中国?

    11月4日,受访的多位银行人士都表示,“在外债、热钱管制等多重因素下,境外宽松的美元不会直接而显著地影响国内市场的流动性”。

    但国内美元的紧缺性的确在逐步得以缓解。记者了解到,部分外资行和中资行之间通过开展互存业务,一定程度缓解了外资行缺人民币、中资行缺外币的双重困境,国内美元流动性一度紧张的状况在悄悄发生改变。

    中外资行互存解围

    “9月份以来,我们的外币贷款情况还比较正常,没有出现过分紧张的状况。”国内一家中型银行的资产负债部门人士近期告诉记者。

    在9月份国内外币存贷比继续高企的状态下,该行的情况多少有些例外。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之下,境内外币套利融资让国内的外币流动性一直处于较为紧张的状况。截至今年9月末,金融机构外币贷款余额4227亿美元,同比增长23.1%;外币存款余额2298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外币存贷比高达184%。

    他告诉记者,这是因为他们有比较固定的外资行合作伙伴,今年以来做了大量互存的业务,保证了外币流动性的稳定。

    “拆借的时间一般比较短,隔夜或者几个月,有时还涉及到外债,我们的做法是固定找一些外资行做一些1年以下的互存业务,中资行在外资行存入人民币,外资行在中资行存入规模相当的外币,这样双方都能缓解流动性。”

    他介绍,这种互存负债业务也涉及到机构之间的授信,金融危机期间,国内银行曾经普遍收紧了对外资行的授信,因此互存业务减少了,今年类似的业务逐渐增加。在该行,同业存款、保证金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例,几乎达到1/3。

    “虽然境内银行有外债额度的控制,但是此前一窝蜂地向境外机构拆借,也很容易把成本推高,比境内拆借低不了多少。”他告诉记者,部分外资行的外债额度比中资行还大,而且外资行通过母行关系,一般比较容易找到较为低成本的资金。所以比起直接境外拆借,中资银行进行互存的成本也会较低。

    不过,由于外币贷款需求旺盛,该行上海地区并没有因为成本优势而明显降低外币贷款的利率。该人士透露,他们的上浮幅度与同业相仿,也在libor基础上加300点到400点左右。

    部分外资行对此业务似乎也十分热衷。“这种同业存款不计入存贷比,因此互存双方并非是为了降低存贷比指标。”上海一家外资行的资金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他们也做过一些类似的互存业务。在人民币存款方面,该行确实有压力,人民币贷款业务也受限。

    受访业内人士透露,上海现在十分流行所谓的存款中介公司,这些公司的主要客户就是中小外资行,由这些中介为外资行拉企业存款。不过这类存款业务的成本较高,因此一些人民币业务能力有限的外资行更倾向于做互存业务。

    境外宽松流动性影响有限

    以2010年外债324亿的总规模来看,由于外资行存入的外币相当比例来自于境外拆借或者母行的资本金投入,因此目前中外资银行之间的互存业务规模并不是很大。

    “不排除境外流动性宽松后,外资行拆借成本更低,部分银行之间的互存规模会扩大。”前述人士认为,对于中行、工行这些大型银行,一般外资行很难匹配,所以更倾向于与中小银行合作。

    招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冯申江分析,美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后,虽然市场预期境外市场的宽松会影响到境内流动性,包括外币和人民币,但由于有外债控制,外管局对热钱的监管更加严格,这种境外流动性的输入性影响有限。

    “首先是境外资金入境很困难,其次是进来之后,一般也会结汇成人民币,获取升值收益,中美外币存款利差不多,保留外币的意义不大。”他说。

    前述外资行资金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大部分外资行三季度的存贷比回落到了100%附近,但明年年底达标的压力仍然比较大,互存业务对于降低存贷比仍然只是一项辅助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