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卡梅伦力促对华出口 教育低碳航空领跑合作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0日 08:1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11月9日,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带着“史上最豪华、最庞大”的商业代表团开始了其被寄予厚望的访华之旅。

  当晚,卡梅伦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举行了双边会晤,双方表示会后要不断提升经贸合作水平。

  然而,和中法一周前签下200亿美元合作协议相比,中英间尚未爆出重量级商业合作新闻。

  截至记者发稿,新华社报道称,中英两国9日签署了教育、低碳等领域双边合作文件,但没有透露具体内容。BBC报道称,发动机制造商劳斯莱斯(Rolls-Royce)赢得了12亿美元的合同,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合同。劳斯莱斯将为一家中国航空公司的16架空客A330飞机提供Trent 700引擎及长期服务。

  不过,温家宝在9日晚间指出,希望中英加强在高端制造业、航空航天、创新产业、金融服务业、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合作。本报记者也从英国驻华使馆了解到,10日,英国商务大臣文斯凯布尔将在当天举行的中英工商峰会上见证另一批重要新合约与商业公告的签署。

  促进对华出口,是卡梅伦中国行的重要任务。他在8日启程访华时表示,此行将旨在使中英贸易额在2015年之前翻倍,使每年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他说,截止到2015年,英国对中国出口额可望增加至每年300亿美元,他期望的增长点主要涵盖气候变化、教育和创新产业等领域。

  8日,英国能源及气候变化大臣克里斯休恩与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进行了首次中英能源对话。英国大使馆发给本报的资料称,中英两国通过商务、工业、学术与政府等活动在能源领域已经达成了颇有成效的合作。这个新能源对话充分表明了双方认同有加强合作的潜力。

  一天后,中英达成了合作低碳协议。协议具体内容尚未透露,但卡梅伦在9日的《华尔街日报》上撰文说,双方将宣布一项国际能源供应合作的新协议。

  8日当天,中英还签署了多项小型贸易协议,涵盖出口种猪、炭化气技术、建筑设计、苏格兰威士忌等。

  分析人士认为,仅凭已有的协议,还很难达成卡梅伦大幅提升对华出口的目的。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10年1-9月,中英贸易总额为357.5亿美元,同比上涨29.4%。其中中国进口79.9亿美元,同比上涨43.3%。这离卡梅伦年均300亿美元的对华出口设想还很远。

  不过,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对本报记者表示,英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服务业,其制造业优势主要体现在少数高技术产业和奢侈品,所以签署如中法200亿美元大单的可能性不高。但英国是西欧吸引中国投资和中国企业最多的国家,对中国投资最为开放。他认为,中英可能会在吸引中国投资方面签署些实际项目协议,并在服务业上展开大合作。

  英国商务大臣凯布尔也表示,“中国对于英国企业而言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中国是我们第九大出口市场,但它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扩展两国合作关系的潜力非常大。”

  卡梅伦将扩大对华出口作为首次中国行的主旨,秉承了英国对外政策的理性传统。

  梅新育用“精明老到”来形容英国。他告诉记者,1980年代以来,英国在处理对华经贸事务上,不像美国那样附加许多政治性东西,而是比较注重商业交易本身的利益。英国的这一行为特点,决定了中英经贸较少受到如同中美经贸那样的政治干扰。

  在欧洲国家中,英国公众对与中国合作态度最积极。

  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2010年9月15日发布年度《跨大西洋趋势2010》调查报告显示,在对美国、11个欧盟国家和土耳其的1.3万民众调查中,63%的欧洲受调查者认为中欧价值观迥然不同,难以在国际问题上合作;但在英国,受调查者中有41%认为可以与中国合作,为欧洲各国之最。

  “中英关系在中国与欧盟国家关系当中不是特别突出。卡梅伦此次带领如此庞大的访华阵容,显示出英国外交要打破原来的旧框架,走出新路子的倾向。”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所主任邢骅对本报记者表示,“英国虽然以前也重视对华关系,但是如此大规模的访华很少有,也显示出英国新首相上台之后外交的一个新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