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新教改打响“第一枪”:3年解决幼儿园入学难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0日 08:4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很少有人会想到,新教改的“第一枪”是在学前教育领域打响。

  日前,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是次会议更明确提出学前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师资队伍不健全,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突出。

  为此,决策层给出5点政策主张,包括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学前教育投入等,强调力争在3年内有效缓解“入园难”的问题。

  对此,有学者表示,在学前教育仍被定位为“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前提下,仅凭政府的投入来填补需求缺口“绝对不可能”,需要公办、民办“两条腿走路”。

  突然被各级政府关注

  在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前的一天,总理温家宝在北京市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到北京的两所幼儿园就发展学前教育问题进行专题调研。

  其中西柳树井幼儿园的园长吕淑荣表示:“街道办的幼儿园经费自收自支,开支比较紧张,发展困难。”

  国内很多幼儿园也都普遍经费不足,而这一现象背后,与政府在学前教育阶段投入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

  有数据显示,OECD国家的学前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平均为0.5%,而中国则一直在0.06%左右。即使是与中低水平国家相比,中国也低于巴西(0.3)、墨西哥(0.7)、印度(0.1)、俄罗斯(0.5)等人口大国的水平。

  “这样的投资水平势必会影响到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到幼儿的入园率,也会影响到学前教育的质量。”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教授冯晓霞称。

  与之相对应的是,学前教育中由政府投资兴办的公办园的数量逐年减少。

  从1993年到2007年,全国国有企事业单位办园由10.2万所减少5063所,国有公办园由7.76万所减少1.97万所。也就是说,原来18万所公办园,最后只剩下不到2万所。

  因此,此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下文简称“《规划纲要》”)起草过程中,就有幼教专家强烈呼吁,国家应将学前教育重新纳入到义务教育的序列,并加大国家财政对于学前教育的投入。

  这一设想并未实现,但改变还是出乎意料地到来。

  最近一段时期,学前教育的话题一下跳上新教改大幕的最前端。无论是教育部还是地方政府,对于解决学前教育的“调门”都提到很高。而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召开以及总理温家宝的专题调研,则将这种关注提升到了顶点。

  有教育界人士透露,政府部门之所以如此重视学前教育问题,与媒体一篇报道有关。在这篇报道中,家住北京的孩子家长为报公立幼儿园排队达9天8夜。为此,国家最高领导专门予以批示。

  因此,在国务院常委会上,明确提出了要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

  而上述新闻报道的事发地北京市,近期也有众多举措出台。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表示,未来5年,北京将投入50亿元新建300所幼儿园、扩建300所幼儿园,解决入园难问题。

  加大投入更需制度创新

  对于政府部门加大学前教育投入的表态,学前教育界人士普遍表示了欢迎。

  不过,也有学者担忧,如果学前教育仍延用过去公共经费“投向供方”的投入方式,在财政经费使用效率层面也存在不小的问题。

  近期,广州市财政局公开了去年114个市本级职能部门的预算。其中,该市9个机关幼儿园,支出预算共计7431.44万元,其中一般性预算资金高达6001.32万元。在对外回应“9间机关幼儿园年财政补贴6000万元”的质疑时,该市财政局则辩称这些幼儿园的体制属于财政核补的事业单位,财政是“按有关规定核定其经费”。

  “有人说政府对幼儿园的投入普遍不足,其实要分开看,从幼儿园的情况来看,不是投资多了,而是受益面太窄了。实际上多数学校是没有拿到政府这笔钱的,拿到的只是城市办的示范性的公立幼儿园。”上述学前教育从业者表示。

  因此,有识者倡言,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础之上,发展学前教育要点不在于“国进民退”,而应该立足于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之上。

  具体而言,就是要强调“管办分离”的管制模式,并强调在学前教育领域要形成规范的学校法人治理制度,并开放非营利组织的注册和运营。政府则主要负责学前教育的规划布局、制定标准、核定生均经费、行业自律,以建立起一个“政府管制的、体现政府主导的、社会多方参与的、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