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美国CPI创新低 被指用全球通胀解决自家通缩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9日 09: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北京晨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美国二次量化宽松政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通胀压力。可是,滥发货币的美国物价却不见上涨。来自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10月份美国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仅上升0.6%,但仍远低于2%的通胀目标。这是美国自1957年开始编制该数据系列以来最低的通胀率。

  CPI数据为美联储壮胆

  虽然美联储已经采取了6000亿美元的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而近期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上涨也非常迅猛,但似乎对美国的物价水平没有太大的推动作用。

  美国劳工部周三公布,10月份美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微升0.2%,低于分析师原先预估的0.3%。10月CPI增幅偏低主要因为汽油价格持平以及其他产品的成本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10月份美国CPI构成中,原油和食品部分都有所上涨,但食品价格涨幅仅为0.1%,低于前两个月的涨幅。

  不过,美国物价走低对于世界其他国家而言并不是什么好消息,美国哈里斯银行首席投资官杰克-阿布林称,“这份数据为美联储壮了胆。CPI数据不及预期,强化了伯南克推行量化宽松政策的合理性。”

  用全球通胀解决自己的通缩

  “美元诞生100多年来,美分作为最基本的货币单位仍然在市场上流通,美国物价的稳定可见一斑。”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博士后李巍认为,美国物价能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这使得美国的普通民众对货币政策并不敏感。

  与美国物价走低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物价却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之下急剧走高。上月中国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4%,韩国上涨4.1%,远高于预定目标。

  “美元三分之二是在国际市场流通,他们实际上在用全球的通胀来解决自己国内的通缩。”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大量的美元在国际市场上流通,因此全球所有的美元持有者都共同分担了美联储增发货币所带来的成本。

  再提改变中国增长方式

  在部分学者看来,中美两国CPI如此大差异的根源在于不同的经济关系形态。李巍认为,中国对美国的廉价出口,压低了美国商品价格,同时中国又将挣得的大量美元兑换成证券资产,这从供给和消费两个方面抑制了美国物价上涨的空间。

  李巍表示,中国经济由倚重制造出口转向自主创新,实现产业转型是今后发展的必经之路。

  但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不同的发展阶段造成了不同的消费价格指数。摩根大通中国投行副主席龚方雄认为,“中美两国目前在经济周期中所处的位置大相径庭,发达市场的核心通胀率下滑到5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它们主要应对的是近期核心通胀率的下滑趋势和可能持续一段时间的通缩力量。而中国近期的宏观数据却表明,明年甚至存在经济过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