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重点大学毕业生蚁族增多说明什么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4日 01: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熊丙奇

  据媒体报道,去年一部《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蜚声海内外,令低收入的中国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受到全社会空前关注。今年,经半年调查,学者廉思又发布报告:毕业于普通院校的“蚁族”占到半数,职业院校的较少;与2009年的调研数据比较,毕业于“211”重点院校的,由10.8%上升到28.9%,占近三成。重点院校毕业生比重的增加说明,重点院校的毕业生成为“蚁族”的几率在加大。原来人们印象中的“好学生”,找工作也变得越发艰难了。

  一年之间,“蚁族”的结构,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这可能与调查的对象有关,并不能反映这个群体的全貌,但上述数据,还是能部分揭示目前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这就是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群体已经逐渐在对就业地域、行业、岗位进行调整。

  “211”院校“蚁族”的增加,可以说明的一个问题是,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就业观念转变更快的是高职院校、三本院校和二本院校的学生,相对而言,一本院校尤其是“985”高校、“211”院校的毕业生,由于学历和本身实力的因素,有不少还做着城市梦,想留在大城市里工作,于是他们接替了逃离“北上广”的普通院校、高职高专学生,成为了“蚁族”。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在政府部门和高校看来,无疑是一件好事,因为近年来,有关政府部门和高校在谈到大学生就业难时,都指出大学生就业观念是造成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大学生就业地域集中、行业集中、岗位集中,加大了就业的难度。但这种就业观念的转变——从集中地域到分散地域,从集中行业到分散行业——更具有“被”的色彩。是在无奈之下做出的选择。

  从个人价值和职业发展角度说,就业观念的转变,应与行业、职业发展相同步,也就是说,一个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经过分析,发现某个地区的行业、职业更适合自己发展,进而选择这一行业、职业。然而,眼下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则不是这样,而是:在大城市没有适合自己的职业,在中小城市也无吸引自己的职业,但相对而言,离开生活压力沉重的大城市,到中小城市更容易过日子些。

  这就出现了“211”院校学生在大城市做“蚁族”,普通院校学生流向大城市周边地区和中小城市的现象。如果这种“人才流向”能让大城市的更多行业由于得到优秀人才而提高发展水平;让中小城市增强城市竞争力,倒是好事。但问题是,他们能得到真正的重视、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吗?对于中小城市的大学生“蚁族”,社会有所关注吗?

  对来自不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的大学毕业生的成长进行分析,情况并不乐观。本来,这些地区十分缺乏人才,国家与地方政府也采取各种激励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去基层服务,但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在大学生缺乏长远规划的同时,基层部门也没有长远地培养、使用、管理这些大学生人才的想法,其结果是,基层部门的岗位,一直难以提高职业本身的吸引力,不少在基层单位就业的学生也感到很苦闷。

  根本解决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让形势逼迫大学生调整就业观念,不是长久之计——这更可能导致人才浪费和教育浪费——只有整体发展我国经济、调整经济结构,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有效的岗位需求,才能让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使每个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得到相应的教育回报,同时提升整个社会各行业、各职业的发展水平。

  重点大学毕业生“蚁族”的增多,告诉我们,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整已没有多大空间了,接下来,只有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服务业岗位(我国服务业只占GDP的40%),才能面对每年600多万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严峻现实。

  (作者系上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第一财经日报》全年订阅价360元, 全国邮发代号3-21,邮局订阅热线11185,本报发行热线400-61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