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要摘堵城之帽重在系统发力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4日 01: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首都变成“首堵”,这是北京城当下交通现状的真实反映。面对日益拥堵的出行环境,民众不满情绪逐渐增长。鉴于此,北京市政府下决心治堵,将摘掉“堵城”帽子视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12月13日,一份为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的综合性方案出台,并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这份名为《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的草案,从管、建、限三个方面同时入手,试图实质性改善当下北京交通的严峻形势。

  北京的拥堵问题,其实早就不是新鲜事,已属顽疾。而交通之病,往往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一是北京中心城功能、人口过于集中;二是交通管理与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日益复杂的需求;三是机动车保有量高速度增长、高强度使用——据称,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70万辆,平均日增车辆2000辆左右,高峰日达4000多辆的加速趋势频现。

  从规划方面来说,多中心的功能区划设置仍是一个愿景,目前,50%左右的居住和公建项目仍聚集在中心城,职住分离现象仍较为严重,带来巨大交通压力;同时,公共交通吸引力有限,私用机动车用量迅速膨胀;此外,大量公务用车也对道路资源构成了较大的压力。

  “首堵”的种种现实充分表明,北京治堵必须多角度发力,单靠某一个方面的改善,无济于事。从这个角度说,北京此次推出的征求意见草案,吸取了以往小修小补或局部用力,最终难以实现治理目标的经验教训,以综合性、系统性的措施来应对日益拥堵的交通环境,可谓是一个进步。

  从北京治堵的征求意见稿中,可以看到不少亮点。包括“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建成5万辆以上规模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提高交通管理和运输服务水平”,以及“倡导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和弹性工作制”等措施,考虑到了北京的实际情况,以着眼长远的务实态度求解问题。在治堵这样的公共难题上,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往往会欲速而不达。

  应当肯定,征求意见稿涉及到了很多关键问题,表明方案设计者确实花费了很多心思。围绕此方案,我们也想表达一些看法——这些意见,在草案中未见有更多展开。归纳起来,其一,在管、建、限三个方面同时入手之外,还需要短期措施配合长期安排,重点在于功能规划;其二,治堵,意味着整个社会需要为之付出高昂的成本与代价,这就涉及到一个如何分摊成本的问题;其三,存量公车的改革问题也不能忽略。

  从一个角度看,交通拥堵,本质上是日益增长的机动车辆与供给不足的道路交通之间的供求矛盾。为缓解这个矛盾,可以提出的方案是限制车辆的购买或使用,或者运用经济杠杆调整停车费用,以及加大力度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等,还可以在优化交通管理方面挖掘潜力。

  无疑,在这些方面,当然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但也要看到,“限”方面的举措往往更多带有短期意味,且成效有待验证。比如,此次草案中依旧列入了“必要时,实施重点交通拥堵路段高峰时段机动车单双号行驶措施”,但过去的实践已让人们生疑,尾号限行政策有可能进一步刺激购车行为。这就是说,在没有更多数据支持的情况下,限制之举可能未必如人所愿,甚至适得其反,也未可知。

  谈及短期措施配合长期安排,是指在短期性的缓解供求矛盾的措施之外,还须强调改变城市发展模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功能布局,避免人为造成的交通压力进一步上升。此次北京的草案中已经提到,要着力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这是正确的选择。但要注意的是,中心城功能的疏解,不只是一个交通部门所能解决的问题。当下许多城市都普遍追求城市功能的多而全,看起来北京也未能免俗。城市功能贪多,且过于集中,很容易造成潮汐式交通,“职住平衡”的愿望则很难实现。

  同时,为治堵而付出的成本与代价,需要在不同利益群体间进行合理分摊,讲究的是公平、公开与公正,尤其是避免一些歧视性的政策问世。过去的一些教训表明,以公共治理名义进行的大规模行动,有可能在试图解决某一个问题之时,却引发了其他问题。

  还可以注意到,北京治堵草案甫一公布,即有舆论呼吁草案中提及的“公车零增长”后续落实须向公众公开。公车问题,是个老难题——公车改革的迟迟不能到位,久为民众所诟病。此次北京草案宣布公车不再增量,已属不易,但问题在于,存量公车的难题,也需要得到解决。

  《第一财经日报》全年订阅价360元, 全国邮发代号3-21,邮局订阅热线11185,本报发行热线400-61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