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北京治堵 政府应带头削减公车树立榜样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4日 07:4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京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 社论

  12月12日晚,北京治堵方案公开征求意见。关于如何控制机动车数量过快增长,方案提到“‘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在此基础上,在一段时期内,按照‘公正、公开、公平’和无偿的原则,合理调控单位和个人年度小客车增长速度,抑制小客车过快增长。”

  也就是说,未来5年北京市“公车”将零增长。“治堵方案”首先控制“公车”增长,这是顺乎民意值得赞许的。不过,在“十二五”期间,北京要想有效治堵,仅仅满足于公车“零增长”,似乎还不够。

  要说明的是,“堵”,是因为公车和私车都多了,才形成的。

  几个例子可以说明:一是,在2006年中非论坛期间,北京曾经封存了70%的“公车”,全城道路通畅,也未影响各单位的正常运行。二是,在2008年奥运期间,北京封存了一半“公车”,各单位工作也是照常运行。三是,在尾号限行政策实行后,北京市各单位封存了30%的“公车”,加上限行20%的“公车”不能上路,近一半的“公车”不能开,也没有影响各单位的工作。从理论上说,北京市大量“公车”是可以减少的。

  既然“堵”有公车的“贡献,”那么,“治堵”,需要政府与市民同时做出妥协和让步,这才算是公平。

  如果为了治堵,市民不得不妥协,让渡一部分自由买车和用车的权利,那么,政府也应该在“公车”使用上做出一些“牺牲”。“公车零增长”是“原地止步”,不是“让步”。真正的让步是,应该提出未来5年逐步削减“公车”,并设定具体的负增长指标。

  有人或许认为,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和允许私车上牌相比,公车“零增长”已是很大的让步。有这种想法的人,显然将“公车”的增长视为正当的,而没有意识到,目前过多的“公车”本身就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财,侵占纳税人道路通行的权利。

  因此,要按照公平的逻辑,“合理控制单位和个人年度小客车增长速度”,政策应该非常明确地指向“公车”数量负增长,逐渐减少“公车”数量,最终将“公车”严格限制到较低的规模和水平。

  为此,希望政府公开“公车”的数量和“公车”牌照等信息,公开每年的“公车”开支预算。只有“公车”信息公开,才能方便民众监督,才能知道,每年“公车”的数量是维持、减少还是增加了。

  另外,“公车”开支应单独列入政府和部门预算。目前,“公车”的开支混在各单位的办公经费等项目中,连财政、审计、统计等权威政府部门,都难以得出准确的数字。这种状况应当改变。应该能让市民看到,每年的“公车”开支预算究竟是多少。如果这项预算和决算每年的数字都在减少,那么就说明,“公车”数量是在实质性减少。

  既然,政府部门确实用不了那么多的“公车”,有那么多的“公车”长期封存着,“治堵方案”为何不能提出“公车”负增长的目标?

  况且,如果公车能够提出削减计划并严格实施,等于给民众树立了一个榜样,政府带头会对“治堵”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胜过连篇累牍的规劝和严厉的处罚。过去,每次谈到治堵,民众习惯性地谈到公车怎么办,但愿这次能给民众一个好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