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家乐福拒涨价 康师傅断货一月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4日 12:3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上海商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商报记者 叶尧 郭羽

  康师傅方便面的涨价要求在家乐福遇阻后,上月初对家乐福做出了断货的决定。商报记者昨日走访发现,康师傅方便面断货风波波及家乐福上海门店。综合多方消息分析,看似简单的涨价问题背后,断货事件更多的是暴露了零供双方的惯有矛盾。

  碰了钉子

  康师傅向家乐福“断供”

  今年11月1日起,康师傅提高了部分方便面产品的零售价。根据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的公告,纳入涨价范围的产品为旗下营销占比达三成的“经典袋面系列”,每包零售价由2元调整至2.2元,其他方便面产品售价维持不变。康师傅方面称,涨价原因在于原材料成本压力的上升“已达到临界成本的边缘”。

  但康师傅部分方便面的涨价举措在家乐福受到了阻碍。商报记者了解到,家乐福河北一家门店最先反对康师傅在自己的卖场内上调价格;之后,家乐福在中国的所有卖场均拒绝上调康师傅方便面的价格。因为双方协商未果,康师傅便停止给家乐福供货,至今已有约一个月。

  据了解,在2007年那轮方便面行业的全面涨价中,家乐福是几大主要超市卖场中最后涨价的。家乐福的零售实力强大,没有其他国内零售企业在要货量上可与家乐福抗衡。方便面供应商,尤其是本土供应商的实力相对较弱,他们多数时候都选择了接受。谁也没想到,这次家乐福却碰到了康师傅这样的钉子:市场上还没有出现过像这次康师傅对家乐福断货长达一个月的先例。

  有业内人士称,作为对康师傅断货的反击,家乐福方面提出与康师傅的年度协议不再继续。现在,康师傅与家乐福需要重谈年度协议,目前双方的谈判还在僵持阶段。

  商报记者昨日从家乐福中国区公关总监陈波处得到的回应是,在目前通胀的背景下,家乐福考虑到稳定物价,暂未同意康师傅调价,因此出现断货现象。家乐福正与康师傅积极协商,争取早日重新上架。

  受此影响

  上海家乐福已断货半月

  康师傅停止向家乐福供货的情况已经影响到了上海。昨天中午,商报记者在家乐福曲阳店看到,方便面的货架上已看不到康师傅的身影。“红烧牛肉面”,“小鸡炖蘑菇”等近十个品种的货架上都贴出了“此货暂缺”的标签。

  超市促销员告诉商报记者,店内的康师傅半月前就开始断货,“我们接到的通知说,康师傅要将方便面提价,家乐福不同意,双方在价格上没有谈拢,所以康师傅停止向家乐福供货。另一方面,听说家乐福和康师傅之间的供货合同到期了,双方要重签合同,目前还没有具体说法。”

  该促销员还说,康师傅方便面在店里一向卖得很好,一个月的营业额近11万元,其他品牌的方便面一个月只能卖到一两万元。所以康师傅断货对超市方便面的营业额影响挺大。至于何时能重新补货,该促销员表示起码要等一个星期。

  商报记者昨日在易买得、世纪联华等部分大型超市调查发现,这些超市均不存在康师傅方便面断货、缺货的现象。

  此外,目前在天津、北京、重庆、广州等地的家乐福也出现了康师傅断货、缺货的现象。天津家乐福仍在供应康师傅方便面,但都是库存商品;北京、广州等各大家乐福门店的康师傅大部分断货,只有少数集中库存,仍在进行最后销售。

  当事方回应

  康师傅:争议和调价无关

  对于家乐福因拒绝涨价而被断货的说法,康师傅方面有截然不同的意见。昨日,康师傅在给予商报记者的官方回复共有三条,第一条就是“我们相信此次争议应与我司产品调整无关”。康师傅方面表示,除了家乐福,该公司产品在各个通路仍正常销售,此次事件不至于影响消费者购买康师傅产品的便利。至于和家乐福争议的具体情况,康师傅方面称,此次事件牵涉两家厂商的协议,基于商业惯例,不便片面进行评论。

  这一简短的回复虽然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但至少表明,康师傅和家乐福的矛盾并不仅仅在一次部分产品能否调价10%的问题上。知情人士告诉商报记者,事实上康师傅和家乐福正在洽谈年度合约。康师傅认为家乐福制定的条款苛刻,“不仅仅是进场费的问题,有的甚至是相当的‘霸王’”。

  据透露,康师傅希望上调的不仅仅是方便面的零售价,还包括给通路的供货价格,但这点没有得到家乐福的认同。“供应商和通路之间本来就有一个博弈的过程,以前双方有过争议,但没有像这次(断货)这么激烈”。该人士表示,在康师傅进驻的各家通路中,唯有和家乐福的合作是亏损的,“赔钱的话,规模再大、卖得再多也没有意义”。

  照此判断,尽管有门店规模优势,但家乐福对康师傅而言已算不上优质客户。相反,康师傅从去年开始在中国方便面市场的份额就超过了50%,在容器面、高中价袋面领域的市场份额更在70%左右,方便面龙头企业的地位给足了谈判的筹码。

  记者观察

  年底成了零供矛盾“爆发期”

  商报记者 叶松

  前不久,联华超市封杀卡夫食品的事件还没有结果,康师傅日前停止向家乐福供货的新闻再一次将由来已久且不断升级的“零供矛盾”在公众面前曝光。

  冲突后果是两败俱伤

  业内人士表示,每年这个时候都是零售商和供应商签订年度合同的密集期,各种“零供矛盾”都会集中爆发。“康家事件”表面上是家乐福考虑到稳定物价,没有同意康师傅的涨价要求,实质上仍然是零供双方在下一年度合同的博弈上没有达到一致的表现。

  据了解,“联卡”事件的双方至今没有丝毫和解的迹象,而且很有可能向坏的方向发展。强硬的联华超市可能对卡夫的食品从“下架”,升级至“清场”,彻底断绝与卡夫的零供合作。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零供矛盾的表现方式动辄“下架”、“断货”、“清场”,结果造成零供双方两败俱伤。商报记者此前曾经对“联卡”双方的损失做过报道,而“康家”双方的损失也不言自喻,康师傅的大宗包装方便面在家乐福的销量最大,如今康师傅丢失了这一块“肥肉”岂不痛心?

  博弈中强者开始发威

  据了解,“联卡”、“康家”之间的矛盾只是零供矛盾的冰山一角。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关于交易条件的博弈、冲突,导致供应商的商品被零售商封杀、供应商停止向零售商供货的事件屡见不鲜。

  商品要进驻超市、商场,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租地,一是返点。因为现在供货渠道多,零售商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消费品普遍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供应商想进驻品牌超市,谈判地位明显处于下风。

  据业内人士分析,现在社会的舆论对零售商滥用优势地位,进行不公平竞争、妨碍公平竞争、不正当退货、滥收费用、延迟支付供应商货款等行为谴责较多。而零售商在激烈的行业竞争面前,承受的市场压力也越来越大,稍有不慎就有被竞争者压垮的可能,唯一的出路就是挤压供应商的利润。小的供应商在强大的零售商面前只得忍气吞声,而一些强势供应商在零供博弈中不甘下风,康师傅此番向家乐福挑战就是典型的例子。

  双方应理性寻求和谐

  业内专家建议,作为零供关系中强势一方的零售企业来讲,应该把眼光放远,盲目封杀供应商不利于建设自身的商品供应链,只会陷入恶性循环。

  对于供应商来说,应认清零供关系发展规律的不可抗拒性,不要一味期盼政府的过度干预。对营销控制权和品牌的争夺是零供博弈的趋势,供应商在市场竞争中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零供博弈中实现自我生存和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遭零售商压制的供应商现在有些开始另谋出路了。随着电子商务、目录销售、团购等新兴零售模式的兴起,渠道的可替代性正在增加。由于商超利润微薄,一些供应商主动放弃了部分商超渠道,选择在诸如专卖店、电子商务网站等新兴渠道投入更多资源。

  零供力量对比已发生微妙变化。一些国内商超的盈利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供应商所交的费用。在新渠道模式的冲击下,超市未来需要改变思路,通过提高物流、仓储等各个环节的效率来提高利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