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4日 16:3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财新网
治堵方案“公车”免责?
“公车”不减,一切针对“非公”的措施不但难以有效执行,反而会增加社会成本
【背景】12月13日,市政府公布了《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文件指出,“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将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这是自2000年酝酿启动公车改革试点以来,北京市首次对公务用车的使用提出限制,公车改革重回公众视野。
经历了近十年的公车改革试点,仍未能换来车改的大规模推行。此次公布的治堵措施长达5000余字,但仅有38个字提到了限制“公车”继续增长,如此遮遮掩掩的态度,能否真正推动公车改革进程?公务车辆,还能继续享有“治堵”豁免权吗?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纪检监察学会副会长任建明表示,公车改革不仅对改善城市拥堵有重要意义,更是消除特权阶层、提高社会效率的有效手段。关键在于规定整改时限,杜绝无止境的“试点”“研究”拖缓改革进程。
针对此次公布的治理交通拥堵措施中,仅有一句话涉及公车治理,而具体采取何种措施保障未来五年内行政机关公务车“零增长”,却语焉不详。任建明指出,目前的治堵措施,仍主要针对社会车辆,对私车的限制条款远远多于对公务用车。
然而,调查显示,公车庞大的数量、肆无忌惮的违章,和“让领导先走”的特权,令本来就拥挤不堪的街道不堪重负,公车已经成为城市拥堵的“主力军”。
任建明表示,中国的公车制度形成背景较为复杂,尽管与公务员的工资制度等问题有很大关系,但是公车的使用现状表明,其早已超出了“公务用车”范畴,反而形成了“特权”。
此外,鉴于目前超标购置公务车辆问题十分严重,经常可以看到挂着公车好牌的高档车招摇过市,这样的问题一日不解决,特权阶层带来的社会不公与政策难行等问题就一日无法根治。
他强调,只有社会上绝大部分行驶车辆都变为私车,整治交通拥堵采取的各种调控手段才会真正起效。例如此次公布的《措施》,将对交通拥堵路段征收“拥堵费”,仅从拥堵根源分析,如果能够减少占总行车车辆30%的公车,必将极大缓解目前的交通压力。
另一方面,如果仅对社会车辆进行限制,而公车“免责”,那么公车私用的现象无疑有增无减,会有更多的单位以各种名目购置公车,再派发到个人手中使用;即使公车也需要缴纳“拥堵费”,但公家埋单的“潜规则”也会大大增加办公成本,加大财政支出压力。
公车不减,一切针对“非公”的措施不但难以有效执行,反而会增加社会成本,公车特权更可能造成社会不公,引发深层矛盾。
毫无疑问,未来的改革方向是做出彻底的模式性转变。公车配给制一定要通过市场调剂,转为货币化补贴。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但是,尽管多方呼吁,甚至高层多次强调“公车改革时机已经成熟”,历经10年的公车改革试点仍然“在研究”。
对此,任建明指出,公车改革“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难”,而一直未能付诸行动最主要的原因是,改革的对象恰恰是改革方案的制定者。既得利益者“当然没有动力对自己‘下手’”,这才是公车改革长期以来空有口号、不见行动的根源所在。
他认为,解决的方法就是严格设定改革期限,杜绝无止境的“研究”和“试点”;加上适当的鼓励措施,“相信所有公车问题都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即使考虑到配套措施的设置与执行,“两年时间也足够了”。
任建明表示,在处理公车问题时,除了严格保证进度,手段透明也是改革的关键所在。例如,取消公车必然涉及公车拍卖,如果大量公车同时流入市场,相信会出现如“内部价格消化”等“化公为私”的情况,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而货币化改革补贴标准,也需要通过调查、政策制定、方案公布以及召开听证会等程序,切实保证“公平、公开”。
同时,考虑到公车改革的确需要一定时间,必须首先明确改革“终点”,不能简单地用“零增长”来代替未来取消公务用车制度的改革目标。“这并不是不给几个购车指标的问题”,任建明表示,而是应鼓励各个单位尽早动手改革,不妨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加快改革节奏。
换句话说,公车改革需要的不仅仅是在“车”上做文章,还需要把相关的制度一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公务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不论是对减少城市交通压力,还是达到社会公平的原则,公车不减,很可能会引发比拥堵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财新记者 刘志洁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