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6日 10:5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据《信息时报》报道今年以来,近3500只银行理财产品到期。记者探访发现,多达七成以上的产品未能跑赢CPI,有的连银行定期存款都没能超越。
业内人士称,为了收取手续费向市场“圈钱”,理财产品一直存在夸大宣传和投向不明朗的诟病,因此跑不赢CPI和定期存款非常正常。
理财产品收益不及定存
今年10月,CPI同比上涨4.4%;上月,CPI同比上涨5.1%,创28个月新高。今年到期的3500多只银行理财产品中,能够跑赢单月CPI的寥寥无几。
据统计,仅有44只理财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超过5%,超过4.4%的,也不到70只。
即便与全年CPI增速比,也有七成以上投资期限在一月以上的理财产品比不上CPI增速。今年前11个月,CPI同比上涨3.2%,假设今年CPI就在3.2%,除去250只投资期一个月以内的产品,其余3244只产品中,只有1060只到期年化收益率超过3.2%,七成产品均无法跑赢全年CPI。
有的理财产品连定期存款都未能跑赢。目前,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36%,半年定期为2.2%,一年为2.5%。今年到期的129只投资期限为6个月的银行理财产品,只有58只到期年化收益率为2.2%以上。一半以上的半年期理财产品,均比不上半年定存收益。
跑不赢CPI成常态
此前,投资理财产品蒙亏的情况多次见诸报端。有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投资期限2年,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36%,但在一个月内亏损超过10%,到期亏损4%以上,遭到多位投资者投诉。
注册财务策划师林丽萍认为,银行理财产品跑不赢CPI和定存“很正常”,不过出现亏损应该只是极端情况。理财产品向来投向都不明确,产品的包装五花八门,很少有客户能看懂。不少理财产品就是为了收取手续费,从市场圈钱,尤其以外资行更甚。
比如一年期理财产品,一般有两种投向,一是投资债券等有固定稳定收益的,二是投资新股、外汇挂钩和利率等非保本浮动收益的,这些产品预期收益能达到5%已经比较理想,能跑赢定存就很不错了。有的银行称一年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高达50%,简直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