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杂谈:容积率之辩与宜居理念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6日 16:0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广州观察

  上周,杨箕村地块公开挂牌定于明年1月18日出让,标志着杨箕村改造即将进入开发阶段。这个2011年土地出让第一拍,却因其设定的6.18超高容积率和竞投出让条件引起一片质疑声。针对质疑,广州市三旧办专门举行新闻发布会,称杨箕村改造的容积率没有超过最高指标,政府也没有通过改造挣钱,18.8亿元成本笔笔有账可循。(相关报道见本报今日a16版)

  容积率简单说就是建筑面积的毛密度,越高容积率意味着楼房建得越密、越高。在一个超高容积率的规划中,人流、车流和物流高度挤在一起,居民的生活还能保持多高的质量呢?新型的生活之所,可能不过是在“现代版的城中村”而已。专家们担心的是,如果城中村改造一味考虑开发商利益和土地出让收益,则容积率的攀升就不可避免的了。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目前,杨箕村改造容积率6.18,已经高于猎德村改造后容积率的5.2和琶洲村改造村留用地容积率的5.5。照此发展,某些地段的容积率突破6.5,甚至7.0,估计用不了多久。

  “宜居城市”一直是广州这座城市的追求目标,并为之努力。在寸土寸金的珠江新城,政府舍得血本,留出大片空地,划出花城广场,让公众在这个城市客厅流连难返。这是值得盛赞的。然而,不可能指望处处花城广场,但无论是城中村还是旧城改造,或是一个小区一条街路的改造,人们对宜居的需求从来都是没有间断的,没有须臾缺席的。

  今天的城市空间,早已不是自然概念的空间,而是利益之争的空间,是某种政治经济博弈的产物。土地、地底、空中,甚至光线,都关联着各方利益。在一个设定超高容积率的地方,人们将找不到足够的空间去搞绿化,找不到足够的空间去建儿童活动场所,去搞健身房、运动场或是游泳池,去建设社区图书室等等,代步的小汽车也恐怕找不到地方停放,逼仄的电梯里永远是陌生与紧张的感觉。在有限的象征性的配套设施中,必是处处人满为患,处处与人相争,生活节奏在这里没有放慢,人们照样没有好脾气。这样的环境,不是我们城市改造要实现的环境。

  城市是城市人的城市,而不仅仅是开发商的城市,也不仅仅是职能部门的城市。因而,作为城市的主人,市民有权利对可能影响他们生产生活的规划表达意见,参与制定,起码要在其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杨箕村改造规划设定的容积率,引发专家“炮轰”,而面对“炮轰”,政府及时出来回应解释,这都是健康的城市政治生活中的应有之态。杨箕村的容积率究竟高不高,在理性的辩驳中当能显出真相。若每一次重大的市政工程,都有专家、民众、政府等多方充分参与的互动与博弈,并达成最佳调校,则广州离宜居城市会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