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明年中国农业面临四大挑战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7日 20:3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粮食增产压力、完善粮油储备、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民工荒和劳动成本压力

  本报记者 梁文艳报道

  近日,中国社科院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11年《经济蓝皮书》相关数据显示:粮食上涨10.9%,肉禽及制品上涨0.9%,蛋上涨5.8%,水产品上涨7.0%,鲜菜上涨20.2%,鲜果上涨12.2%。受国际粮价推高和种粮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这些产品的价格还可能保持在高位。

  “虽然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了回升态势,但因面临通货膨胀预期增强,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以及气候极端异常、自然灾害叠加冲击等突出问题,造成农业农村经济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下运行,明年农业经济还将面临四大挑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钟钰博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钟钰分析,随着通胀预期魅影的不断重现,再加上资金流动性泛滥,农产品价格上涨有了持续动力,未来关于通胀题材的炒作将会不断出现,加剧了农产品市场运行增添了更多的变数,2011年,我国农产品市场稳定面临着严峻考验。

  今年我国各类农产品进口数量从数据上看都呈大幅增加之势,从品种上看主要是玉米、棉花、食用油籽等进口量激增。国内玉米价格有所上涨,而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较低,部分大宗农产品受进口冲击严重。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和工业部门转移,农业从业人员逐年减少,农业用工季节性短缺和结构性素质下降现象逐步显现。目前,我国农村很多地方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主要是老人和妇女,再加上年轻一代农村劳动力务农兴趣不高,将进一步加剧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同时,由于外出人员增加以及物价上涨等因素,雇工工价均快速上升。农业生产人工成本的较快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农产品利润空间,农业生产凸显了劳动力的结构失衡。

  钟钰认为:“农业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科技进步缓慢、生产方式落后、极端气候频发等问题在短期内不仅很难缓解,甚至可能趋紧。”

  如今,粮食继续增产的压力不断加大,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我国这样一个人多耕地少,工业化、城镇化跨越式发展的国家,粮食生产一旦上到一定台阶后,要继续保持较快的增产幅度就有很大困难。因此,维持粮食供求,平衡的难度依然很大。2010年夏粮总产量为12310万吨(2462亿斤),比上年减少39万吨(8亿斤),减少0.3%。"

  为此,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机制,进一步完善粮油储备体系,优化中央和地方储备粮油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健全中央储备粮吞吐轮换机制,提高储备调控效率。对粮、棉、油、糖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通过目标价格、最低收购价、储备制度和进出口调控等手段。对蔬菜、瓜果、畜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优化市场贸易环境等方式,降低流通成本以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整合农业产业链,统筹协调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和贸易等产业链不同环节的调控,完善产业管理、产业政策结合,提高宏观调控的整体效能。

  同时,还要保障粮食稳定增长,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划定粮食生产区域并予以永久固定。加快健全农业投入保障机制和保护体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倾斜,健全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继续稳步提高最低收购价格,引导市场粮价保持在合理水平。继续通过采取价格支持、增加补贴等多种方式,逐步提高种粮比较效益。

  钟钰还强调:“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完善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做好储备调节、产销衔接和质量监管工作,研究建立农产品市场调节基金,平抑市场价格波动。适时启动贸易反制措施,必要时对大豆、油菜籽等产品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或特殊保障措施,以遏制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势头。

  现在,尤其还要注意应对民工荒和劳动成本压力,应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克服高素质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着力培养新型农民骨干,对农村中已具备一定基础并稳定从事种养业、农副产品运销业的骨干力量,进行现代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跟踪培训,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管理人才、种养能手、农机作业手、科技带头人等,依靠职业化农民来引领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