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机构政策放宽 民营医院监管须法治破题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7日 20:3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本报记者 贺立峰报道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下发通知,通知中提出“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进一步改善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执业环境”,“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持续健康发展”。

  业内人士纷纷表示“面对政策利好,民营医院终于迎来了真正的春天,但同时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我国的医疗体制中,公立医院一直扮演者独挑大梁的角色,一方面过多地承担了人们就医的责任,另一方面造成了一家独大的不争事实。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非公立医院,不仅切实地增加了我国医疗服务供给,满足人们多元的医疗需要,而且有利于增强医疗机构间的服务竞争,降低医疗费用,让老百姓拥有更多选择就医机构的权利。”佳木斯市东方医院院长李秋波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北京市卫生局基层管理处处长许俊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让社会力量与民营医疗机构更好地参与到医疗行业中是缓解大医院就医难,解决医疗供给不足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与此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出台,一是免征营业税;二是在3年内,对其自产自用的制剂,免征增值税;三是在3年内,对其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出台这个意见,是要着力消除阻碍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障碍,非公立医疗机构在准入和执业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一视同仁、同等待遇。

  “政策的出台更有利于把资金引入民营医疗机构,我们就有更为充裕的资金用来吸引高端人才与增添医疗设备。同时民营医疗机构的地位也会相应提高,这样我们就更有发展壮大的底气了。”一位私营医疗机构负责人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那么,是不是从此民营医院就真正迎来自己的春天了呢?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普遍面临经营压力大、发展空间小、技术人才缺乏、监管机制不健全、社会氛围不佳等困难和问题。因此需要做的还很多。

  “我还是不太愿意接受民营医院,毕竟它们是以盈利为目的而经营的,而且信誉也得不到保障,一旦出现医疗事故纠纷,消费者的利益如何得到切实保护?”北京市民张小姐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对此,李秋波院长指出,民营医院的公信力问题确实困扰着我们的发展,但我们同样希望提高信誉来赢得患者的信赖。在管理上,我们更注重细节,只有提高了自己服务质量,提高了整个行业的形象才能换取继续发展的机会。

  “想要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其监管力度。”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副会长管伟立指出,老的监管条例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监管非公立医院的违法行为,以往民营医院的违法成本只有几千块到几万块的处罚,这根本很难约束并提高其服务水平,所以通过立法提高违法成本是必要的。

  医疗机构的广告行为也同样需要规范。近年来,部分民营医院擅自打出虚假广告来迷惑患者的行为比比皆是,业内人士纷纷指出,规范医疗广告是提升行业自身形象的重要方向。

  据记者观察,一些小型本土投资者已经跃跃欲试,而境外大型资本的态度则颇为谨慎。有评论称,中国政府以空前力度加大医疗卫生领域对民营资本的开放,新鲜血液涌入势必与旧的体制痼疾发生“排异反应”,但改革前景仍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