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逝者霍尔布鲁克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0日 00:0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世纪周刊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 夏伟(Orville Schell) | 文

  美国驻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特使,资深外交政治家,69岁

  我正在伊斯坦布尔阿塔图尔克国际机场等航班。电视上,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了一则新闻,我的同事和朋友理查德·霍尔布鲁克(Richard Holbrooke)不在了。我被震住了。我知道的情况是,霍尔布鲁克之前在国务院与国务卿希拉里见面时突然倒下,旋即被送往乔治·华盛顿大学医院,诊断为大动脉破裂。

  霍尔布鲁克身形魁伟,仪表堂堂。事实上,他拥有一个自动的反应机制,让自己振奋起来直面困难。正是这种"办得到"的态度使他涉足外交。困难越艰巨,越发能激起他的决心。没法想象他会说,"呃......我看很难办。"

  霍尔布鲁克的外交之路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越南,他先服务于国际开发署,后效力于美国大使泰勒和洛奇。1968年至1969年间,他受命与美国代表团的两位领导,一同参加有关越南问题的巴黎和谈。1971年,他成为撰写未公开的"五角大楼文件"的一卷《越战中的美国决策史》的作者之一。1972至1977年,他是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编辑。其后,卡特就任总统,霍尔布鲁克被任命为美国助理国务卿,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1979年北京与华盛顿实现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他发挥过重要作用。

  霍尔布鲁克还是一名投资银行家。上世纪80年代,他成为雷曼兄弟的一员并由此致富。1993年,总统克林顿任命他为驻德国大使。在他的推动下,北约组织开始东扩。1994年,他担任负责欧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彼时南斯拉夫正遭遇暴力和混乱。他独当一面,通过谈判促成了1995年的《代顿和平协定》。长达三年的波斯尼亚战争偃旗息鼓。1999年至2001年,霍尔布鲁克担任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并于2002年成为亚洲协会董事会主席。在奥巴马政府,他获得了职业生涯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出任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事务特别代表。

  凡此种种职位与成就,并不是我怀念霍尔布鲁克的主要原因。我铭刻在心的,是他在接手任何一项外交任务、面对任何一个目标或领导任何一个组织时的坚定决心。一旦付诸实践,他会全身心投入,他就是任务,任务就是他。当这种难以割舍的纽带建立起来,他就把本与己无干的事情当做自己的利益一样坚决捍卫。

  我曾目睹疯狂运转的霍尔布鲁克,是因为他在任职亚洲协会董事会主席时,与总裁丁文嘉一起邀请我加盟他们新成立的美中关系中心。2007年夏天,我们坐在他在珀修斯图书公司的办公室中,讨论他对新中心的展望。我向这个"搞得定"的家伙提了很多很多问题。可能这些问题都令他觉得我犹疑不定。反正他也没问我的意见,就抓起电话,约了私人直升机,告诉新中心的资助人、慈善家罗斯一起吃午饭;接着让我先省省口舌,见面再聊。一小时后,我们已在位于East River街33号的停机坪上,准备前往长岛的东汉普顿。几小时以后,我们坐在罗斯的客厅里。我已顾虑全消,接下了这份差事。这段经历,让我惊叹霍尔布鲁克的自行其是、决断和强烈的自我权力意识。

  接下来的几年,我非常享受与他在各种项目上的合作,即使他整宿不让我睡觉,非要"义务"帮我修改刚写好的文章。要配合他的指挥、演出可真是不容易,但他在指使别人的时候也带着尊重和友爱。实际上,霍尔布鲁克在获取的同时也在付出,而且要付出更多。他把朋友和同仁视作自己的延伸,于是要求他们同样优秀。

  即便他不是一名中国问题专家,我仍能从他身上可以学到大量关于中国的知识,这一点让我至为钦佩。当然,多年与中国外交官打交道的经验让他掌握精髓,知道中国官员的DNA和谈判系统。但他与他人的真正区别,在于他具备掌握"事情大体上是如此运行的"这种判断。于是他的X光十分精准,在中国相关的事务中总是拨云见日,切中要害。

  曾记载霍尔布鲁克结束波斯尼亚战争事迹的作家丹纳,在得知噩耗后马上给我写了一封邮件:"我下意识地以为,他会很快恢复,会带给大家惊喜的。"但他没有。不止于此,美国的一部分,让美国变得强大且乐观的"办得到"那部分,随着他的离开,已无可挽回地破裂,渐渐湮没无闻了。

  作者为美国亚洲协会中美关系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