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中国工资增速超欧美5倍被质疑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0日 16: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南方周末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王茜

  国际劳工组织(ILO)日前发布了涵盖全球16亿工薪阶层的《全球工资报告2010-2011》(下称“报告”)。报告显示,金融危机后全球工资增速几近折半。而中国增速“引涨”全球工资,超欧美国家达5倍之多。

  世界工资增速引擎?

  报告显示,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全球工资平均增速为2.8%;而2008年和2009年,工资增速分别降至1.5%和1.6%,降幅近半。

  事实上,2008年全球工资增长1.5%,2009年1.6%的平均月工资增长速度还是中国带动的。去除中国的增长数据拉动因素,两个数字立即缩水到0.8%和0.7%,整体拉低半截。

  ILO指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巨大的劳动力人口及快速的工资增长,对全球工资增长的统计数据影响重大。

  ILO专家指中国工资增速被高估

  《法制晚报》就此采访ILO高级经济专家李明宪与国际劳工组织高级工资研究专家Vaughan-Whitehead,他们表示中国的数据并没有那么乐观,而是被高估了。

  他们表示,中国官方公布的2009年中国的薪资增长达到了约12%,但是中国统计局纳入的数据大部分为国有企业的工资收入数据,而实际的私有部门工资增幅仅为6.6%。也就意味着官方的数据被高估了。

  报告显示,其引用的工资增长数据来自2009《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12.8%,且只涵盖“城镇单位”,主要包括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与国家相关的其它类型的企业。

  援引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2736元,与2008年的29229元相比,名义增长12%,增长幅度回落了5.2个百分点。

  2009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8199元,与2008年的17071元相比,名义增长6.6%,比去年增长幅度回落了7个百分点。

  据悉,国家统计局于2009年年报建立了私营单位工资统计调查制度。

  别拿平均数说事儿

  《上海证券报》20日就此评论,作者称首先,国家统计局数据本身真实性值得怀疑,统计取样不准,基础数据失真。其次,即使统计数据没有问题,工资增长给了高管、高层大概不到5%人员的兜里,通过“平均”以后拉高了工资水平,使得大多数职工被平均、被增长。

  《证券时报》也就此发表题为《国际组织批中国高估工资令人警醒》评论,作者称平均工资数据弱化了弱势群体工资偏低的事实。

  虽说工资水平整体提高是事实,但真正能够享受涨工资待遇的多是体制内的公务员,效益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行业高管及职工。其它行业和单位多数职工工资水平跟不上经济增长步伐。“张家有财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个个都是张百万!”如果平均工资快速增长的成果被“跑在前面”的人分享了,让落在后面的人共享工资增长虚荣是件滑稽的事情。

  另外,有的地方工资增长只是纸上数据,并未足额发放到位。有相当数量职工工资尚在最低标准附近徘徊。有的私营企业与家庭作坊连最低工资也无法兑现。在这样的话语背景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资数据被民众批评,被国际劳工组织质疑,并不难理解。

  报告背景

  援引ILO官网消息,隶属联合国的ILO于2008年首次发表了《全球工资报告》。此次是该组织第二次通过广泛调研来关注工薪阶层的收入问题。

  报告在收录177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库中找到了115个国家和地区的工资数据,占所有收录国家和地区总数的65%。收集到的工资数据能覆盖全世界94%的工薪劳动者,相当于全球工资总额的98.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