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防范年末“供地潮”国土部发文被指措辞温和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1日 03: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微博 ]新东方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每经记者 张敏 发自北京

  “坚决防范受多种因素驱动的岁末年初放量供地。”19日晚间,国土部发布《关于严格落实房地产用地调控政策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即“204号文”),强调防范年末集中供地。

  这是国土部首次对该问题予以明确。年末集中供地的现象长期存在,在很多地方,年末供地规模甚至高于该年度此前供地总和。受此影响,土地市场往往出现波动。比如,今年北京的住宅楼面地价为8256元/平方米,而去年仅为6189元/平方米。

  不过,对于“204号文”的实施效果,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尚待观察,因为其措辞并不严厉,而是比较温和。

  欲改“前松后紧”供地节奏

  12月20日,位于北京市国土局二楼的土地交易市场无比忙碌。当日,十多家房企在这里竞逐大兴区的5宗土地,最终2宗土地意外流标,其余3宗土地的最高投标价格达88亿元,保利和龙湖成为报价最高者。

  这是近期北京土地市场的缩影。自11月以来,北京市的供地节奏明显加快,平均每周有近10宗土地出让,众多大型房企纷纷出手,这与年中土地市场的冷淡大相径庭。

  这一现象并不乏数据支撑。按照北京市国土局的计划,今年第四季度有50宗地块推向市场,其中涉及居住性质的土地45宗,供应面积746公顷,超过前三季度的总和。

  在昨日的土地出让现场,某知名房企的一位负责人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年底和年初供应的土地,不管数量还是质量都不错,这是一年中最好的拿地时机。”

  年末集中供地的城市不止北京一个。今年10月底,上海公开出让12宗地块;随后,武汉推出10宗纯居住用地和6宗商住用地;进入11月,广州集中推出7幅地块。另有不少热点城市也在近期纷纷推地。

  按照惯例,地方政府往往在年初推出部分土地,年中时放缓供地节奏,年末再次放量供地,即“前松后紧”。对很多有经验的开发商来说,“四季度拿地”已经成为一种策略。

  根据“204号文”的规定,这一供地节奏将改变。一位接近国土部的专家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国土部的目的在于促使地方政府均匀供地,避免土地市场出现波动。

  专家:措辞温和效果待观察

  “年中放慢供地节奏,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供不应求的市场预期,从而推高此后的土地成交价格。”在上述人士看来,供地节奏的调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地交易价格。

  以北京为例,尽管今年的总价“地王”多出现在上半年,但进入四季度以来,顺义、房山、大兴等郊区地块,成交的楼面地价均已接近10000元/平方米。受此影响,今年北京的住宅楼面地价也由去年的6189元/平方米涨至8256元/平方米。

  近几年,年末集中供地的现象一直存在,究其原因,一致认为与落实供地计划有关。“前期供地太少,为完成计划,地方政府不得不在年末大量供地。”上述专家表示。

  按照国土部的要求,今年各地的供地指标为18.5万公顷,同比增长80%,其中保障性住房用地占比高达70%。但整理各地的公开数据不难发现,临近年底,不少城市的土地供应与目标相差甚远。截至12月15日,北京通过招拍挂方式共出让232宗土地,总面积2440万公顷,而今年的供地计划为6400公顷。

  事实上,即便在上调土地供应计划之前,“前松后紧”的供地节奏也没有变化。在该人士看来,刻意调整供地节奏,或许是地方政府有意为之。

  公开数据显示,在土地供应不及年度计划一半的情况下,今年北京市土地出让总收入已超过1000亿元,创历史新高。占去年北京市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分析认为,地价的上涨,除政府刻意抬高出让底价外,与供地节奏变化导致的市场预期紧张也不无关系。

  然而,“204号文”对此的规定,仅使用“坚决防范”这一温和措辞,并未明确落实手段和惩罚措施,因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实施效果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