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时评:公车数量怎么成了不便回答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1日 07:4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燕赵都市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曹林

  大城市治理交通拥堵,公车永远是一个绕不过的问题,因为数量众多并缺乏约束的公车,是制造拥堵的罪魁之一——— 可各大城市的治堵方案中,享受着公车利益的官方,都在刻意回避着这个问题。官方越是回避,民众越是紧追,北京就是如此。政府提出了一堆限制私车使用的措施,民众追问政府有多少公车,对于网民普遍存在的这个疑问,有关部门表示“不便”回应,并透露“这个问题很敏感”。(12月20日《京华时报》)

  这个“不便回答”,让纳税人很无语。其实无须政府回答,早有专家根据各种数据测算出了北京公车的数量,甚至测算出了全国公车的数量:全国公车数量约为300万至350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约为3000亿元—4000亿元。甚至连每辆车每年维修花多少钱,用油花多少钱,公用私用司机用各占多少比例都算得清清楚楚。这一次所以要政府给个准数,一来这是纳税人应有的知情权,花纳税人的钱买车,买了多少辆车起码要告诉纳税人吧;二来既然政府承诺“公务车零增长”,总得告诉公众现在有多少辆车,才能监督是否真的没有增长。否则,所谓“零增长”不完全成了政府自说自话自我监督?

  一句“不便回答”,噎得公众凌乱不堪。本该让公众一目了然的公车数量问题,怎么就“不便回答”呢?

  最大的可能,是不愿回答,害怕说出来的数字会让公众大吃一惊——— 原来政府竟背着纳税人用税款买了这么多的公车。公车这么多,难怪首都的交通拥堵不堪,难怪财政总是很差钱,难怪一到教育、卫生、社会保障那里就没钱了。他们也不敢回答,害怕数字公开后会遭到公众批评:公车改革改了这么多年,又是公务补贴,又是限制数量,一番折腾后,可数量上不降反升,拿了车补后的官员仍享受着公车的待遇,给官员发了车补,部门的车继续买。付出巨大成本后改革丝毫未有进步。

  如果是正当的公务开支,当然是不惮于公开在阳光之下接受民众监督的;如果开支不正当,花得不明不白,更不该花,就缺乏公开的底气和勇气了——— 这可能是“不便回答”的最根本原因。

  然后的可能是,无法回答,连政府都搞不清楚各部门的公车到底有多少辆。公共财政失去控制,不仅是纳税人控制不了,连政府都控制不了,各部门在车辆上的增加已经失去约束。上面不批钱买车,部门会截留和挤占其他的款项用来买车(正如审计报告所显示的,教育部门会截取教师工资,民政部门甚至敢截取救灾款);没有拨款可以截留的,部门还有乱收费乱罚款所积累的小金库,可以用来配套豪华的公车。这种失控下,政府都无法统计各部门到底一共有多少辆公车了。

  再有的可能是,不屑回答。他们没有觉得这是纳税人应该知道的信息,不觉得这事应向社会公开,官员开什么车,用多少车,这不是老百姓应该知道的。正像在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上,有官员会理直气壮地反问记者:为什么老百姓不公布财产?这种官本位的傲慢在不少官员身上根深蒂固,他们对民众敦促其政务公开的吁求有一种强烈的逆反心理,觉得不公开是天经地义的事。

  官员一句“不便回答”,公众拿他没有任何办法。宪政、民主、知情权、政务公开之类的概念,在一句强硬的“不便回答”面前都成了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