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2日 01:2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经济导报
预期收益与实际差53% 民生银行“非凡理财”水分大
◆经济导报记者 刘民 于传将
今年下半年,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对通胀的心理预期,在每个人都对货币缩水有切肤之痛的今天,自然更注重财富的保值增值。临近岁末,经济导报记者对部分银行一年来销售的理财产品进行了调查,发现个别银行理财产品给出诱人的超高预期收益,结果却出现难以想象的大幅亏损,甚至跑不赢定期存款。
预期高收益成“大忽悠”
相关统计显示,截至11月30日,今年以来共有3406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其中,实际收益与产品介绍中的“预期收益”不符的共有141款产品。导报记者发现,这些产品中为数不少的一部分非但“达不到”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且实际收益和预期之间相差最大的达到53.27%,有严重夸大收益之嫌。
中国民生银行今年1月16日到期的“非凡理财FOF-基金精选人民币理财产品(1年)”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50%,但实际收益率为-3.27%。尽管该产品的亏损幅度在所有到期产品中看起来并不大,但两个数据之间相差53.27%的“水分”使其成为百余款“不达标”产品的代表。
导报记者还统计了这些产品中“水分”较大的前20款产品,发现其宣称的预期收益率从4%-25%不等,十分吸引眼球,而实际到期后所实现的收益率最低的只有-4.11%,最高也只有4.61%。粗略统计发现,这些产品的实际收益平均要比预期收益低5%。
但在现实销售中,“预期最高”、“上不封顶”的字样频频被印在宣传彩页最显著的位置,成为理财产品销售的重点推广部分。民生银行“非凡理财”FOF-基金精选产品的说明书上,收益率说明:10%-50%(且上不封顶,非承诺收益)。产品说明书上还特意单列“预计最高年收益率50%”。
多款产品跑不赢定存
导报记者发现,今年到期的3406款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大部分达到了预期收益,但和CPI的增速相比,有七成以上未能跑赢CPI,有的则连银行定期存款都跑不赢。
今年10月,CPI同比上涨4.4%,11月为5.1%,创28个月新高。从到期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看,能够跑赢单月CPI的寥寥无几。据统计,今年到期的3406只银行理财产品中,仅有44只到期年化收益率超过5%;超过4.4%的,也不到70只。
导报记者调查发现,今年到期的129只投资期限为6个月的银行理财产品,只有58只到期年化收益率为2.2%以上,占比仅为45%,其他超过55%的半年期理财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均比不上银行半年定存的收益。今年到期的8只两年期的理财产品多数表现也较差,除3只达到预期收益外,其余5只均大幅度低于预期收益,表现最好的一只年化收益率不到2.4%,有的还出现亏损。
某股份制银行理财规划师向导报记者透露,银行理财产品投向不明确的问题一直存在,其宣传和说明,很少有客户能够看懂,有的银行在产品的包装宣传上五花八门,难免有夸大宣传的意味,难怪有客户质疑个别银行理财产品不是站在客户角度考虑,而是为了收取手续费和从市场圈钱。上述高达50%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怎么可能获得呢?今年基金表现一般,投资于基金的理财产品自然也不可能获得高收益,夸大宣传的银行理财产品更多像是在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