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张敬伟:降低票价让高铁带着民众飞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2日 09:2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19日起,铁路上海站开始受理2011年寒假学生团体票预售。记者发现,春运步入“高铁时代”,对于家住长三角地区的学生而言,返乡成本增加,面对几乎翻番的票价,不少手头偏紧的学生只好改坐长途车返乡。

  (12月21日《重庆晚报》)

  中国开始步入高铁时代,这本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可是,奔驰的列车飞过,竟然也传出令人尴尬的消息——数节车厢只有1人或数人。

  对于这种现象,如果用公交车的高峰与低谷解释,从逻辑上似乎可以说得通。可是,运营方却在有意忽略民众最关心的常识问题:是不是票价太贵了?今年4月13日,曾经有报道称,湖北省首趟卧铺动车组汉口-青岛的D352/3次将于4月15日起暂停运行,16日起青岛开往汉口D354/1次卧铺动车也停运,该趟车开行时间仅5个月;同一天,京福动车也已停止售票。当时的报道称,动车组被叫停的原因有很多,但主因是票价过高,消费者不买账,导致经济效益不佳,甚至严重亏损。

  对此,有关方面也有话要说,即高成本当然高票价。看上去也有道理,但这毕竟是大道理,而且是不服民生水土的大道理。长三角大学生寒假回乡望高铁兴叹,就使得这样的大道理变得没有道理。

  高铁,由点到线,目前正成网络之势布局于中华大地。这意味着高铁不是飞奔于铁轨上的形象工程,而是让国人享受便捷生活的交通设施。有关方面在对高铁给予激情礼赞时也不吝称其为“公交”,更凸现其公共性质。事实上也是如此,且不说高铁归口于铁道部,即便修建中融进了其他资本金,公共投资也占了相当成分。因此,高铁票价高是可以的,但绝对不能高过公众的心理预期,让普通人没钱乘坐、不敢乘坐。当高铁只是某些特定人士独享的交通工具时,修建高铁的意义不仅远离民意,而且是绝对的不经济。最简单的经济学常识就是,降低成本、薄利多销。

  如果说连大学生们都不敢乘坐高铁了,高铁的票价问题就不容忽视了。现在的大学生虽说是没有收入的消费群体,但由于这个群体喜欢追求时尚,且他们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在金钱上不会亏待他们。何况,长三角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要好一些,而现在他们都叫票贵,那即将来临的春运,那些返乡的打工者又该怎么办?

  更尴尬的是,高铁贵则贵矣,如果说还有其他选择,如T字头、K字头,一般车辆让乘客们有多种选择——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也是可以的。很遗憾,由于要让路给动车组,普通列车正在不断减少。这就让相当一部分人没得选择,只能无奈“被高铁”。

  沪宁高铁的高票价,让长三角的大学生叫苦不迭而远离高铁,已经敲响了中国高铁运营的警讯。因为这段高铁处于中国最发达的地区,如果是京沪高铁实现全路段运营,其中间还有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高铁票价的反弹或更为强烈。照此情势发展下去,高铁上座率堪忧。怕就怕在上座率越低,运营方越焦虑,越要提高票价收回成本,而如此乘坐者愈少。如此怪圈,纠结下去,很难破解。

  所以,远离民生的高铁,只是一道风景;亲密接触民生的高铁,才是受欢迎的高铁。套用电影《让子弹飞》的台词:降票价吧,让高铁带着民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