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时评:物价赶超英美当引起决策者警醒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4日 08:2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国际在线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物价“赶超英美”当引起决策者警醒

  [提要] 近日坊间多有传言,中国的物价已经赶超美国。(12月22日《广州日报》)  多少年前,我们的父母辈曾高呼钢铁产量赶超英美,但后来回望那段历史,只剩下荒唐和唏嘘感叹。见微知著,国家不管多么宏大的政治愿景和未来描述,以及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目的,最终都要落实在民生责任上。

  近日坊间多有传言,中国的物价已经赶超美国。为了验证这一说法,12月16 日,一位名叫王佩的杭州网友与她生活在美国波士顿的朋友纳纳一起,联手做了一次实地物价调查。调查发现,在21种商品的价格中,杭州有12种商品贵过了波士顿。而杭州2009年人均收入为26864元(4024美元),波士顿2009年人均收入为32255美元。(12月22日《广州日报》)

  多少年前,我们的父母辈曾高呼钢铁产量赶超英美,但后来回望那段历史,只剩下荒唐和唏嘘感叹。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提高,某些商品的定价也水涨船高,随着居民的价格消费指数的增长而不断翻倍增长,大有赶超国际水平的趋势。尤其是体现在近两年飙升的房价上面,只不过,这样的“国际接轨”并没有带来什么荣耀和百姓的支持,倒是积蓄了很多怨言。

  因为地域阻碍的原因,对于中国和欧美国家的生活水准差距以及物价差别,可能更多的老百姓是停留在一些笼统的描述和感受上,却没有实际的数字比较来真切感受这其中的差距有多大。如今,拜互联网的迅即和便捷所赐,中国的网友可以和世界各地散居的华人好友方便的进行交流,通过适时的物价比较,来真实反映中外物价方面的差别。

  相关新闻:

  * 物价上涨 合理配置巧投资

  * 物价上涨 漳州市低保户最多每月可获补贴30元

  * 物价上涨“带饭族”回归 健康带饭有妙招

  * 不怕物价上涨 液晶电视省钱节电四招

  * 物价上涨成民生最热搜索词

  中国有句老话叫“人比人,气死人”,又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长期处在信息闭塞中的人们,尤其是不上网的中老年人,估计看到这张中美日常生活 21种必需品的价格比较时,会有诸多感慨:我们的收入,即使是经济发达的杭州的居民收入,也不过区区4024美元而已,但是我们的产品中有12种商品却已经超过人家波士顿人均收入32255美元的物价。如此一番比较,直叫人五味杂陈,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都会反问一句,我们为什么会承受如此沉重的物价负担?

  其实早在我们有如此沉重的疑问之前,深圳的居民已经开始用行动来解释原因了――到香港打酱油成了日常现象,原因无他,内地的物价已经赶超了香港,通关去香港采购日用品可以节省很多开销。从2007年底开始的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在房地产热的推动之下,不断持续发挥金融政策的杠杆作用,最终撬动了货币超发的临界点,潜在的通胀已经成为显性通胀,老百姓的生活负担加重,政府的民生责任更加艰巨,政府处在民生责任担当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两难境地,进退都有牵绊。

  经济结构调整的进展缓慢,造成劳动力报酬和经济结构发展错节,低工资、高增长的发展模式逐渐丧失优势,加上收入分配的严重失衡,贫富差距拉大,飙升的房价再添一把旺火,在内需不振、外需萧瑟的现实面前,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在所难免,承受经济结构错节剧痛的,最终还是百姓。

  见微知著,国家不管多么宏大的政治愿景和未来描述,以及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目的,最终都要落实在民生责任上。对于民生,无论是政府还是具体每个官员,都要有情怀,有情操,有情感,把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作为最有面子的事情去抓,去做,去落实,才是实实在在的执政为民。

  网友实地调查中美物价的行动,虽然不具备调查学里的全面和准确性,但却具有极强的参考意义,管中窥豹,这样的调查行动本身,就是在告诉我们的政府:有些东西能接轨,有些东西得具备了相应条件后才能接轨,尤其是人均收入。(王丽)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