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国新挂牌 整合者角色定位:开启央企重组新思路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5日 16:1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证券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岁末时分,一个注册资金为45亿元人民币的新公司诞生。这就是隶属于国资委的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这个公司不是生产型企业,也不是投资公司,而是央企范围内从事企业重组与资产整合的一个平台。也因为这样,它的出现引起了证券市场各界人士的关注。因为大家都有这样一种预感:随着国新公司的运转,中国的央企重组将开启新的一幕,并且将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带来深刻影响。

  央企重组的三类方式

  众所周知,央企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多年来,有关方面一直在努力推进央企重组与上市,并且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目前,央企重组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一个是在央企中分离出部分优质资产先行上市。待条件成熟以后,在剥离不良资产的前提下分阶段实现整体上市;还有一个是央企将优质资产注入到旗下的上市公司,通过资本运作实现借壳上市;另外则是优势央企收购兼并弱势央企,在对资产进行深度整合以后完成上市。通过这样的操作,现在央企的数量较过去有了比较明显的减少,但是质量却明显提高,竞争力更是上了一个台阶。同时,相当数量的资产被证券化,达到了保值增值的目的。另外,央企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巩固,为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毋庸置疑,以上这些形式的央企改革,都需要以规模庞大的优质资产为基础。同时,各央企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实践证明,尽管相当数量的央企通过以上这些途径进行了重组,但同时也有一定数量的央企无法用这些手段来实施整合。特别是一些业绩不佳、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同时所处行业又非关系国家经济命脉或国家安全的央企,它们的改革就比较困难。因为与那些优势央企在产业方面的关联度不高,相互之间的重组也就难以起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而限于当前实际,这些央企也很难在其它所有制企业中寻找到重组的伙伴。当年,中央要求到2010年,将央企数量压缩到80-100家。从实际进度来看,时下还剩20家央企的重组没有完成。要在年底前做完这些事情,显然已经不可能。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原先的重组模式不能够适应这些央企的具体情况。显然,这些央企的改革需要另辟蹊径。而成立国新公司,将其作为央企资产整合的平台,就是有关方面的一次实践。

  整合者角色提供新思路

  对于国新公司的职能,有关方面是这样描绘:持有国资委划入得到有关央企国有产权并履行出资人的职责,配合国资委推进央企重组;接受、整合央企整体上市后存续企业资产及其它非主业资产,配合央企提高主业竞争力。显然,在这里,国新公司更多是充当一个整合者的角色,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在做一些投行工作。有媒体将国新公司称作为央企重组的“清道夫”,尽管从语义上讲未必是很贴切,但是倒也十分形象。应该说,当国新公司具有了对划入央企的处置权以后,就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资产进行处置,按照优化配置资源的原则予以重组。这样,不仅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有望跳出过去条块分割的制约,有重点地推进国资的进入与退出,加快困难央企的整合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