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加息不必零打碎敲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6日 22:4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经济导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经济导报评论员 兰恒敏

  上周五笔者主张“应该尽快加息”(12月24日A6版《货币政策:叫花子打狗边打边走》),周六晚央行就宣布自2010年12月26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倒不是笔者多高明,实在是形势比人强———再不加息,局面将更加难以控制。

  总而言之,央行终于自己“找着轮椅”了,可喜可贺。但在加息的时机,特别是加息的幅度和节奏上,依然有商榷的必要。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表示,“今天央行的加息不在预料之中,并不认为是一个最好的手段和最佳时机,未来风险更大,压力控制更难。”

  谭雅玲说的“时机不好”是实情。本来,上周或大上周社会各界加息的预期很强烈,盼望早加早利索,但当时央行不为所动;现在大家渐渐放下这档子事,央行却突然宣布加息,给人“猝不及防”的感觉。

  时机的选择倒不是什么大事,最关键的是加息的幅度和节奏。

  首先,我们对央行的处境应该给予充分理解。货币政策要兼顾经济发展、物价、就业、汇率、资产保值等多重目标,有些目标彼此冲突,很难做到各方都满意,只能做到相对平衡。从目前的政策信号看,“每两个月加息一次,每次加息0.25个百分点”已经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固定节奏。央行之所以选择这个节奏和幅度,主要是想达到“既能传达明确的回收流动性信号,又不过分伤害实体经济”的目的,可谓用心良苦。

  但是这样做的效果未必好。比如,一个人刚有感冒的症状时,可能喝两大碗姜汤、出一身汗就好了;但当得了重感冒时,喝姜汤基本不起作用,应该赶快打两天吊瓶,再慢慢用中药调理。现在中国内部通胀压力比较大,输入性通胀压力也在强化(国际油价再过90美元、大宗商品涨价),应该果断大幅加息(如一次加息1%),再慢慢调理。但按照央行的现行节奏,每次0.25个百分点,每两个月调一次,1年调6次一共才上调1.5个百分点,过于保守了。

  这种零打碎敲式的调控对两个市场不利。一是不利于震慑房地产业的过热势头。如果一次性加息1%,房地产业早就老实了。现在房地产敢于有恃无恐地涨价,就是吃定“地产、银行是一家,你敢(大幅)加息一块死”的判断。二是对资本市场不利。小幅、频繁加息,让资本摸不准到底加到什么时候、什么幅度,股市后期走势将曲折而艰难。

  零打碎敲式加息的本意是使经济逐渐适应趋紧的环境,但实际上是在“给骆驼加稻草”。它使我们既不能及时控制通胀,又使我们面临某一天稻草突然压死骆驼的风险。2008年上半年我们还在收缩,但下半年就爆发了国际金融危机,不得不由收缩转为刺激。这种拖沓的调控很可能造成“通胀没治理完,又马上面临通缩”的问题。

  按照目前的调控幅度和节奏,通胀还要持续很长时间,并且未来有突然通缩的可能。有了这个基本判断,我们就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