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央行年前突袭 紧缩态度更趋积极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7日 03:2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证券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证券时报记者 贾 壮

  今年圣诞节恰逢周末,中国央行意外地扔下一只“靴子”——加息。这个让全世界的经济分析人士猜测了两个多月的重要政策选择,终于在圣诞节变成了现实。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看来,选择在圣诞假期加息,可以在调节通胀预期的同时,不至于使市场反应过度,时点选择非常好。

  回顾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历史,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往往容易被市场预期,而价格型工具通常会有些意外。比如央行今年10月20日第一次加息,那时分析人士纷纷认为,加息可能招致更多热钱流入,并非应对通胀的第一选择,而中国央行却依然选择加息。此次加息也多少有些让人意外,因为从11月份以来央行已经连续三次提高准备金率,使得市场的加息预期明显减缓。

  对于中国此前一段时间在加息问题上面的犹疑,瑞穗证券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主要是因为政府需要考虑三方面问题:首先是担忧国外经济形势,美国有推出第三次量化宽松的可能性;二是认为当前通胀仅仅是结构性通胀或输入性通胀,热钱和投机是导致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只要采取价格管制或者其他行政手段,通胀形势就会缓解;三是出于对大规模的地方政府融资和国有银行的考虑,加息将增加地方政府财政还款压力,不利于保持经济快速增长。

  显然,央行选择年前加息,说明政策选择更加偏向控制通胀。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分析称,加息充分显示了中国政府控制通胀的决心,相比于年后出台政策,在年前加息的紧缩作用更加明显,因为中长期贷款的利率都是在每年的年初重新调整。另外,美国经济前景好于预期也是坚定中国政策加息信心的重要原因,减税计划延期之后,中国外需的潜在弱化风险得以消除,政策紧缩的时间因此提前,紧缩态度也更加积极。

  央行此次加息也体现了一定的非对称特点。存款方面,除1年期上调25个基点之外,比该期限更短的和更长的均上调了30至35个基点;贷款方面基本是等幅调整,差别仅为1个基点。从同期限存贷款利差来看,本次调整之后,1年及以下期限利差基本稳定,而1年及以上期限利差收窄4至9个基点。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与第一次加息主要希望通过利率调整增加中长期存款占比不同,本次加息重在从资金供给的角度考虑,通过压缩1年及以上期限存贷款利差来弱化银行投放长期贷款的动力,二者共同指向缓解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期限错配风险。

  虽说加息有些意外,但是央行从未否认利率政策的作用。在此前央行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曾明确表示,做好下一阶段宏观调控工作,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央行将按照中央的要求,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价格和数量工具,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展望明年的货币政策走势,利率工具仍会是央行的重要选择。鲁政委预测,明年1月份将不会再有基准利率的调整,但汇率升值的速度可能出现显著加快;与此同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在1月份调整一次,预计时间窗口在1月15至25日之间。预计明年全年还可能有4至5次加息,即1年定存利率到年末可能达到3.75%至4.00%,加息大致是存贷款的等幅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最终上调至2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