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7日 06:5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上海证券报
年内二度加息,既是六次上调准备金率数量积累的结果,也是通胀倒逼政策质变的结果。量变,需要尝试直面现实的勇气;质变,则需要发现临界点解决问题的新思维。最终促成货币政策艰难转型的直接引信,是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走向稳健转折点的确立。如果说调高准备金率从数量上拉开了货币政策转型的序幕,那么加息就从质量上开启了货币政策转型的序曲,为稳健货币政策布局谋篇打开了通道。
从微观层面考察,可以发现这次加息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这次加息,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延续了上次加息的幅度,都对称性提高了25个基点,环比增速为10.00%,和前一次加息后11.11%相比略低1.11个百分点,仅有微小差异。但比较这次利率环比增速的峰值,却是最短期三个月存款的17.80%,高出前次11.70%整整6.1个百分点,紧随其后的是半年期存款13.64%的涨幅;而前次利率增幅最高的五年期存款,环比增长幅度本次只有8.33%,仅是前次增幅16.67%的一半;三年期存款利率环比增长速度最低为7.79%,两年期存款增长速度9.23%也低于10%,二到五年中长期存款环比增长幅度均值为8.45%,与一年期以下短期存款环比增长幅度均值15.72%存在较大差异。这些表明,央行本次加息政策着眼点发生了重大转移,由注重吸收中长期存款稳定冻结流动性,转向了重点吸收短期存款旨在暂时锁定流动性,货币政策的立足点建立在短期目标上,也暗含央行正在稳步推进利用稳健货币政策管理通胀的意图。
第二,贷款利率环比增速和前次一样,保持了相对较低幅度,说明央行依然把金融对经济复苏的支持放在了货币决策选项的首位,较低的贷款门槛和资金使用的低成本,有助于满足企业发展对资金需求。但相对于上次六个月、一年期短期贷款利率环比增长速度4.94%和4.71%而言,本次明显有所下降,分别为4.90%和4.50%;而一至三年、三至五年、五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环比增长速度却分别是4.46%、4.36%和4.23%,比上次对应的3.70%、3.47%和3.37%有了显著上涨,平均涨幅达0.84个百分点,短、中长期贷款增幅差距缩小趋势加快,几何平均表明的中心化位置提升到了4.48%,标准差由0.006降到0.003,似乎说明央行在通胀风险加大、银行信贷风险上升的特殊阶段,货币政策不再简单追求单一目标,而是在“保增长”的同时有意加大了“抑通胀”的力度。当然,央行多目标的综合政策接连出台,势必会由量变到质变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的相对成本,直至最后终结低利率时代廉价货币的历史,对高度依赖资金供给的密集型行业而言增加了经营难度,房地产等相关领域受到压制将是必然结果。
第三,观察加息政策出台的时间节点,货币政策在加速收缩上倚重工具的侧重点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价格变动性加息方式走到了前台,似有取代频繁使用的“调准”数量型方式的潜在趋势。12月20日调高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之后,社会普遍预期“调准”抑制通胀的政策效果,至少需要一周的观察期,这样,包括加息在内最快的后续政策出台,恐怕是2011新年以后的事了。但本次加息赶在了圣诞节之时,和圣诞礼品一同派发,央行工作效率在罕见地提升。从表面上看,存款利率提高的比重体现在均值上是10.64%,几乎高于贷款利率4.48%两倍之多,存款利率提高的比重依然普遍高于贷款。可从两次加息不同标准差对比的深度分析来看,两次加息,各类存款样本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019和2.7282,而各类贷款样本的变异系数为6.95和14.93,则说明存款变动相对稳定而贷款增幅变动相对剧烈。
第四,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讲话,其实已在暗示这次调息是稳健货币政策意义上比较确定性的变量决策。笔者认为,利率市场化的一个必要前提,是利率的市场真实化,即利率要准确反映资金交易的真实成本。笔者理解,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利率也要回归常态,从货币廉价供应、利率长期低估状态,回归货币供求平衡、利率真实合理的常态。这,恐怕才是央行赶在年前调息传递出的政策信号内涵,跟推行利率市场化目标之间并不存在矛盾之处。(作者系上海金融学院公共经济管理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