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中央党校教务长王东京:政府投资应为民资让位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7日 12: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中央党校教务长王东京来济谈2011年中国经济走势

  “政府投资应为民间投资让位”

  “收入不增长、消费支出少,不是老百姓的问题,而是政策没有调整好。”——— 王东京

  □本报记者 祝田园

  12月26日,著名经济学家、中央党校教务长、《中国经济观察》主编王东京应邀专程来济,在山东省湖南商会成立一周年庆典活动上,作了一场2011年中国经济走势的主题报告。王东京在谈到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时,王东京指出,增发国债,实际是政府投资在挤占民间投资,而老百姓收入不增长、消费支出少,关键在于政策没有调整好。

  谈出口:筹码不应再押在发达国家身上

  “从1998年到2008年的10年间,我国经济遭遇了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金融危机两次冲击,原因何在?”演讲一开始,王东京就抛出了这个敏感话题。

  他说,199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亚洲多国货币都贬值了一半,我国为了维持大国形象,一直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但对出口企业造成重创;2005年时,美元对人民币单边贬值接近20%,从而导致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人民币变相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再一次受到打击。王东京认为,10年间的两次经济冲击跟我国历年以出口拉动消费的经济政策有很大关系。

  “出口对中国经济拉动的比例占到40%,但如今,我国出口大国的地位已经受到种种挑衅。王东京说:“今年年初,奥巴马宣称美国要做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今年以来,我国出口企业也多次面临反倾销诉讼,在这种局势下,如果我国再把发展筹码押在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上显然已不现实”。

  谈投资:刺激民间投资,国债应压缩规模

  在谈到明年的投资方向时,王东京认为,国家近年不断增发国债实际上是在挤占民营企业投资,影响了广大就职于中小企业的劳动者的利益。“这两年,我国不断增发国债,去年,中央财政发行国债7000多亿元,今年又要增发1000多亿元,其实这是不可持续的。”王东京指出:“因为发国债刺激的是政府投资,花这笔钱的是大国企,国债发行越多,民间投资就越少。换句话说,今年国家发放的国债,就是企业明年要交的税,今年中央财政国债发多了,意味着明年企业要多交税,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会有更多的企业利润转变为政府投资,所以这样一来,民营企业会相应的减少投资。而如今,中国就业人员70%在中小企业,政府投资在挤占民间投资的同时,也实际上影响了劳动者的利益。”

  王东京自称是个坚定的减税派。在他看来,2011年,国家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刺激政府投资转向刺激民间投资,国债规模应该压缩,而且实行结构性减税。

  谈消费:CPI同比上涨5.1%不算高

  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连创新高,不断走高的物价引起百姓的集体恐慌。对此,王东京认为不必过于担心,我国目前还没有进入通货膨胀时期。“今年11月CPI同比上涨5.1%其实不算高。”王东京说:“一看到CPI持续上涨,接连‘破四’‘破五’,我们就如临大敌,其实是把通货膨胀看得太重了,这样会影响我们对基本经济形势的把握和宏观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

  他称,政府一再强调要扩大内需,但中国老百姓向来有买涨不买跌的习惯,扩大内需得有通货膨胀刺激消费,但是这个通胀需要适度,理论上讲,只要国家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GDP的增长速度高于CPI的增长速度就可以将通货膨胀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比如,今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达8%,那就是说,CPI一定要低于8%,CPI只要在8%之内就是比较合理的,所以说,我国目前还没有进入通货膨胀时期。“不过,老百姓看着物价一再上涨肯定有怨言,症结就在于收入的增长赶不上CPI的增长速度。不过,收入不增长、消费支出少,不是老百姓的问题,而是政策没有调整好。人口多仍是中国的一大优势,13亿人口如果人均收入增加1000元,将对GDP产生很大的拉动作用。增加百姓收入是明年我国一个重要课题。”王东京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