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非公36条”不足解忧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3日 23:2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投资者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苏慧/文

  2010年,政府连发三文炒民间资本的冷饭。以“非公36条”为主导,其目的就是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其实,类似的政策早在五年前就已推出,但在政策出台之后,民营资本的日子过得依然艰难。非但没有民进国退,反而国进民退的例子比比皆是。

  航空业是民营资本进入较早的领域,尽管有着准飞资格,但民营航空总是给人捧着“金饭碗”还要饿肚子的感觉。的确,这里既有政策配套的缺失,也有国有航空公司极力维持原有垄断局面,保护既得利益的排他情绪,又有民营航空先天不足等因素。目前,国内民营航空只剩春秋航空、上海吉祥航空、奥凯航空三家惨淡经营。

  这种现象现在不仅仅发生在航空领域,铁路、化工、石油煤炭、电信等很多重要的经济领域都与航空业如出一辙,尤其是一些开放时间较晚、开放程度较窄的领域。在这些领域,民营企业最多只能算是星星之火。

  有此前车之鉴,民营资本更是不会轻易踏足“前途未卜”的领域,更何况,政府除了打开大门之外,并没有给民营资本更多的助力。为什么国有企业融资那么容易,而民营经济却难获银行青睐?这样只能导致民间资本“不想”和“不敢”贸然进入实体经济,结果必然导致充裕的流动资金难以形成有效资本。

  据统计,来自江浙、山西、广东三大区域的民间游资规模已超万亿元,但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投融资渠道不畅通、有效激励不足等因素制约,资金供需结构呈现失衡现象。目前,广东省中小企业潜在资金需求约两万多亿元,而银行仅能满足大概40%的需求,资金缺口约1.2万亿元。

  几年几番促进民间资本政策的出台,并没有使民间资本的日子过得更好,民营企业的玻璃门依然很难打破,能自保就不错,还想进入国企控制的领域?更何况,除了不断挤出民间资本,国资的大手又已经伸向民资领域。

  由此可见,要将民营资本引导到最需要的投资环节,仅靠几个文件做纸上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应抓紧制定具体详尽的、有可操作性的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垄断行业的实施细则,并由专门机构履行监督之责。建议全国人大尽快制定“民间投资促进法”。

  谁都不否认民间资本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巨大作用,但是一边发文促进民间投资,一边却要大肆挤占民营资本本已局限的“地盘”,不知还有谁愿意趟这样的浑水。

  因为,民资看到了开始,也想到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