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政策预期不明朗A股全球倒数第三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3日 23:2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投资者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投资者报》分析员 黄凤清

  对投资者而言,还有比财富缩水更糟糕的吗?

  很不幸,2010年的A股,上演了投资者最不愿意看到的糟糕一幕。据Wind数据,在去年全球股市涨幅榜单上,经济增长势头成为世界标杆的中国,A股却名列倒数第三。截至2010年12月30日,上证指数年内大跌15.79%,仅次于受欧洲债务危机拖累的希腊雅典ASE综合指数和西班牙IBEX35指数,后两者至2010年12月29日分别下跌34.97%、16.4%。

  是什么原因令中国股市和经济表现如此背道而驰?不妨先来看看去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和股市发生了什么变化。

  宏观经济和政策上,GDP从前年的9.1%跃升至去年前三季度的10.6%,前两个季度更是在11%以上。进出口形势也持续好转。区域振兴规划纷纷出台。但与此同时,CPI逐渐上升,至11月已升至5.1%,相当于2007年年中的水平。央行2010年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在第四季度两次加息收紧流动性。此外,政府陆续出台多项政策,大力调控楼市。看上去经济形势没什么大问题,为什么A股就是萎靡不振呢?

  总体上说,导致A股下跌的罪魁祸首有二。

  一是市场的急剧扩容。目前,A股是一个明显的融资市场,长期以来重融资而不注重回报。2010年,仍持续以高市盈率、高发行价大量发行新股,IPO募资额达4880亿元,是2009年募资总额的两倍有多。而包括大型银行在内的上市公司再融资超过5680亿元,与2009年相比增长近八成。IPO和再融资源源不断地从市场上“抽血”,市场流动性偏紧。

  另一个是政策的不明确性,持续的忧虑情绪导致股市反反复复。A股“政策市”的特征还很明显,虽然从数据上来看,经济增长领先于全球,但贯穿全年的担忧是在CPI高居不下情况下,投资人不知道政府下一步会打出什么紧缩牌。靴子不落地,便睡不了安稳觉。从货币政策上来看,2010年,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生在1月份,之后在2月、5月、10月、11月及12月均再次上调,其中11月调整了两次。自始至终,市场对加息的担忧未能得到有效缓解。10月进行首次加息后,年内是否会再次加息的讨论纷纷扰扰,直至这一传闻在圣诞夜得到证实,大家又开始担心这只是加息周期的起点。

  房地产调控措施也贯穿全年,令股市跌宕起伏。从1月开始,楼市调控便拉开了序幕。到4月中旬,政府推出重磅调控政策,股市应声下跌,狂泻至最低点2319点,较之前年内的最高点下跌了三成。之后股市虽有所反弹,但因断断续续出台调控政策,加上流动性紧缩的预期,市场也就走得磕磕绊绊。同时,受楼市调控的影响,自2010年初至12月28日,房地产板块跌去24.42%(以流通市值加权平均计,下同),与房地产关系密切的金融板块跌幅也在24%左右。这两大权重板块大幅走低,A股当然难有好的表现。其实,只要投资人对政策有明确的预期,市场自会走出自己的随经济增长而上涨的逻辑,不会如此反复无常。

  无论如何,在经济增长的时候,投资人钱袋却越来越瘪,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