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经济发展既要量更要质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4日 05:5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金融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记者 李倩

  纷繁复杂、异常艰辛的2010年在人们忙碌的最后一周工作中画上了句号,任务更加艰巨的2011年已悄然到来。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我们要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一年,我们要推动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创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一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目前已经胜利完成,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去年,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的GDP是建立在低利润产品基础上的,我们的GDP是靠低廉衬衣、袜子,还有世界杯赛场上的“呜呜祖啦”支撑起来的,而发达国家的GDP却是建立在数字高科技产品基础上的。经济学家成思危几年前就曾指出这样一种现象: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多为低附加值的实物产品,而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多为金融、法律服务、软件等高附加值的非实物产品,因此才会出现“中国开到美国的船都是满的,开回来时都是空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GDP未来不仅应该是“量”的概念,而且必须有“质”的含量。问题是,从目前已公开的23个省市区“十二五”规划信息看,只有3个省市区和中央一致,是弱化经济增长指标;10个省市区继续锁定在快速增长目标上,仍追求10%以上的高增长;10个省市区还要“大干快上”,追求12%以上的增长率,其中7个省市区提出了翻一番的目标。对此,经济学家胡鞍钢表示,“科学发展”显然已被“加快发展”所替代,新的“GDP升级大战”如同拉开新一轮“大跃进”的序幕,如果不警惕并及时遏制这一倾向,中央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可能难以实现。

  年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新年贺词中说:2011年,中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从政府的表态中,我们看到了调结构,看到了稳物价,看到了促发展。的确,没有稳定的物价水平,我们谈何社会和谐稳定;没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结构,我们谈何有质量的发展;没有平稳健康的经济发展,我们谈何保障和改善民生。而货币政策也已从“反危机政策”开始让位于以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为基本要义的常态管理。

  上周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0年第四季度例会强调,2011年要认真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金融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引导货币信贷向常态回归,实现合理适度增长。要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2011年,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既要稳物价,也要控房价,但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经济发展要有量,也要有质。我们要有一个有质量的经济发展,就必须从"加快发展"真正转向"科学发展",这既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创新之处,更是未来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向前发展的根本。我们要为"十二五"规划发展开个好局,更要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开个好局。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资金作为经济发展的血液,金融调控和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只有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调整信贷结构,让货币信贷切实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支持高附加值、高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三农",才能最终促进金融业在更高平台上与国民经济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