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制造业增速减缓或有助降低通胀 外资银行专家点评2010年12月份PMI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4日 05:5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金融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记者 袁蓉君

  新年伊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2010年12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该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活动继续增长,但增速出现了自去年7月份以来的首次放缓。数据还显示,在12月份制造业增速因货币政策收紧和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之后,中国物价上涨的压力可能趋缓。12月份官方PMI数据与此前发布的汇丰PMI所表现出的趋势一致,后者从55.3降至54.4。尽管制造业增速受国内新订单数量下降影响而放缓,但与记者连线的几位外资银行专家表示,中国经济急剧下滑的风险不大。实际上,中国制造业增长动力依然强劲,上述两个PMI数据都位于50这一强弱分界线之上。

  根据官方数据,在经历了连续四个月的上升之后,2010年12月中国制造业PMI下滑至53.9,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55。该数据低于12月份PMI的历史平均水平:2005年-2009年平均为55.3(不包括2008年12月的41.2)。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表示,经季节调整后,12月份PMI的收缩幅度降至1.2个百分点。

  据悉,与2010年11月相比,2010年12月制造业PMI的11个分项指标中有5个上升、6个下降。其中,新出口订单、积压订单、产成品库存、原材料库存、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上升,但升幅较小,多在1个百分点以内。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稳定物价的政策措施初见成效,12月份购进价格指数从11月的73.5降至66.7。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在发给记者的最新研究报告中认为,这将有助于缓解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的上涨压力。虽然在连续5个月加快后有所放缓,美国银行-美林证券经济学家陆挺表示,12月份购进价格指数仍处在相当高的水平,未来中国的通胀率仍可能相对较高,但预计不会达到两位数的水平,除非天气状况极其不利。

  仔细分析起来,下拉12月份官方PMI的主要动力来自占比达30%的新订单指数和占比为25%的生产指数,这两个指标分别下滑了2.9和1.0个百分点。BBVA表示,这可能显示2010年期间越来越激进的紧缩措施,包括自10月份以来三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两次加息,可能已经开始在具有前瞻性的上述两项分项指标中显现效果。王庆也表达了类似看法。他说,除了部分由于11月份基数较高外,12月份PMI放缓可能意味着旨在应对通胀的激进紧缩措施包括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价格控制等,可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潜在增长势头产生影响。花旗集团中国经济学家彭程认为,制造业增速放缓是可喜的,可能有助于降低通胀压力。

  尽管有所放缓,但12月份制造业PMI依然显示强劲势头,几位专家表示,中国经济急剧下滑的风险不大。因此,BBVA继续预计,2011年中国政府将逐步推出进一步的紧缩措施,包括加息75个基点、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50个基点,以抑制通胀并冷却房地产市场,“符合我们对中国经济2011年增长率为9.2%的‘软着陆’情景”。

  王庆则预计,2011年中国的通胀将呈现出“上半年上升、下半年下降”态势,政策紧缩行动将集中在上半年,具体表现为加息2-3次以及抑制新增贷款。基于上述预期,他预计继2010年第四季度见顶之后,2011年中国第一季度季环比GDP增速将开始减速。这种减速可能持续到第二季度,在三季度走出谷底,在第四季度再次加速,2011年全年GDP平均增速将为9%。

  2010年12月25日,央行宣布年内第二次加息。王庆表示,鉴于在2010年年底加息比2011年年初加息具有更大的紧缩效果,此次加息不仅显示政府控制通胀的决心,还显示出其对经济增长充满信心。

  虽然中国2011年可能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陆挺表示,鉴于通胀失控的概率较小,预计当局不会出台过多举措。他说,相对宽松的财政政策将抵消较预期偏紧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影响,且信贷缩减过度的可能性几乎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