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三一的技术观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4日 17:1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能源》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在技术上对确定的东西,我们非常胆大,但对不确定的东西,我们又非常保守。

  文|吴佳梁

  说到风机制造的技术路线,在中国仍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三一是在这个问题上下过大力气研究的。为什么到今天为止欧洲的主流技术路线仍然是双馈,市场份额也稳定在85%以上,而大规模商业化的直驱风力发电机仍然停留在电励而非稀土永磁技术上?

  在欧洲风能技术协会完整的统计中清楚地表明,风机的第一大故障来源是变浆系统,第二大来源是变流器,加上直驱的非标问题,从完整的统计数据看,双馈的20年内的维修成本是低于直驱动的,国内由于早期增速机制造技术不成熟,表象也似乎是双馈风机问题更多,其实从制造趋于成熟后,这一现象会大大改善,而且早期由于服务是制造厂家自己做的,像变流器这类代价高昂,但易于维修的故障,投资商是看不见的。

  当然,在制造功率变得越来越大以后,如海上的5MW、6MW或更大功率风机,增速机制造就趋于其技术边界了,这样技术路线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就我本人的观点而言,在中等功率范围内,如2MW、2.5MW以下的陆上风机,我是不太赞成直驱模式的,更不赞成稀土永磁方案,我的支撑依据是,其功率已经接近技术边界,稀土永磁电机很少有大功率的,说明其技术仍存在很大风险,20年到底会如何,没有大量的运行数据表明不发生问题,如果十年八年发生问题就是灾难性的,为什么世界上做直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德国Enercon公司仍“固执”地采用电励磁方案,不仅仅是因为其保守,更重要的是因为其高可靠性。

  实际上,欧洲的风电制造公司虽然比较早地开发了稀土永磁直驱风机,但一直没有得到大规模商业化,是由于其严谨,由于其对不确定性仍然把握不好。而中国由于市场的超常规发展,就给这样一个不确定的技术做了巨大的试验场,其隐含的技术风险是巨大的。在技术上或者是一知半解,或者是为了短期的商业利益把其优点无限夸大,把技术缺陷与风险掩盖起来,这都是十分不可取的。

  由于运行时间太短,在国际主流风机研发的技术路径上,稀土永磁电机仍存在技术边界的问题。什么叫技术边界?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当你有最大能力挑动100公斤的担子时,如果叫你平时干活都挑100公斤,你走几步都可能扭伤腰,反之,如果你的能力是100公斤,,而我只要你挑20公斤的话,叫你负重走长路也没有问题。

  这些天,我看到有风电公司在鼓吹超级集成方案,说轻了多少了,如果吊装能力够,轻多少是没有意义的,问题是电机与增速机集成后,如果你的传动比不变,其制造的工艺难度增加了很多,其可维护性差了许多,其可能的潜在风险就增加了许多,这又是一个外国设计公司拿中国市场中国公司做实验场的例子。

  目前,三一电气正在组建直驱风机技术研究院,选择双馈、直驱两条腿走路,是一种长远的战略考虑,但在直驱上采用什么路线,如何避开技术边界,会做深入的研究再做决策。

  总之,在重大技术路线选择上,三一不会让用户做试验场,这是对产业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技术上对确定的东西,我们非常胆大,但对不确定的东西,我们又非常保守,这就是三一对待技术的态度与做法。

  (作者为三一集团副总裁、三一电气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