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清远市市长:不走老路就是一种后发优势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5日 10:0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一财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几年时间,广东清远市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粤北城镇崛起为广东省工业十强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全国综合增长竞争力十强市,创造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奇迹,被称为“清远现象”。

  2010年11月30日,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有关全省“十二五”规划座谈会上就直截了当地指出:“粤北山区五市中,发展速度最快、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清远市。”

  而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清远市被列为连续五年稳定增长的十个城市之一,排名第二位,综合增长竞争力排名第五位,是粤港澳地区唯一入选的城市。

  要知道,1991年,当珠三角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200美元时,以清远为代表的粤北山区依然不足1000美元,当时的清远被称为邻近金三角的“寒极”。

  清远市委书记陈家记在日前举办的第十届中国经济论坛上表示,自2004年以来,清远连续6年经济发展速度全省第一,2009年与2005年相比,全市GDP增长了1.4倍,年均增长28%。2010年前三季度全市完成GDP 108.3亿元,预计全年完成GDP 1040亿元,增长21%。而这一速度很可能再领跑广东。

  但是,在清远的GDP结构中,固定资产投资占到了七成以上,清远经济能否通过转型获得可持续性增长,成为摆在地方官员面前最为紧要的问题。另外,国家房地产政策的调控、部分重点建设项目进度不够理想,这既是当地财税收入受到影响的因素,也进而对清远的经济发展构成一定压力。

  清远是否还能继续领跑“十二五”?日前,《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广东清远专访了清远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萍华。

  第一财经日报:经济发展速度与两型社会发展间有着矛盾的一面,清远如何协调这种矛盾?“十二五”期间是否还可以领跑?

  徐萍华:对此我们是有信心的,从发展的角度来讲,清远毕竟是一个后发展的地区,相对于珠江三角洲来讲,从空间上来讲我们还是有潜力,对以后的发展有一种持久的潜力,就是后发优势。

  通过前三十年的改革开发,珠三角快速发展起来,作为后发展地区我们也会把握住这个机遇,这个机遇就是中央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子。也就是我们不再走只注意速度,不注意质量或者说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本来从经济学这个角度后发没有优势,只有马太效应,假如汲取教训不再走老路,这就是一种后发优势。清远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快速发展,经济有了一定的基础,“十二五”期间只要把区域布局,尤其是产业布局优化,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就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而且我认为只要规划好,政策体制安排好,是很可能实现的。

  日报:中西部可能会承接沿海一带的产业转移,如果清远的商务成本进一步上涨,相对中西部还有什么优势?

  徐萍华:从整个经济发展规律来讲的话,资源都是流向效益高的地区。综合来算,目前我们的成本相对于整个珠三角来讲还是低的。至于相对于内陆城市有没有竞争力,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比较,我们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在政府服务、劳动力培训、社会环境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综合环境的不断优化会使企业的综合成本不断下降。未来我们会围绕“集约、节约、环保”这六个字来发展我们的经济。

  日报:清远现在挑选企业、挑选项目是否也变得严格?有没有某个项目因不符合标准而被拒绝?

  徐萍华:首先,集约产业进园区。其次要节约,虽然我们有广阔的土地空间,但还是要按照低碳、可循环的路子来发展。把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整个城市发展的潜力就会体现出来。至于拒绝的项目,这几年我们拒绝了两百多个项目,都是因为这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