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盘点2010年中国经济十大意想不到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6日 08: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6日讯 (记者孙丹 张少雷) 2010年,当全球经济在“二次探底”忧虑和刺激性政策退出的双重压力下负重前行时,中国经济率先走出金融危机影响,在“最复杂”的一年里呈现出这厢风景独好的喜人景象,勾画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一年,中国经济充斥着诸多意外和变数,那些“意想不到”成为历史的一段段镜像,展现出2010年的时代印记。

  2010年,当年初人们在揣度楼市“拐点”是否来临时,房价却全国范围意外飙升,从而引发了“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2010年,当人们以为“蒜你狠”、“豆你玩”行将退场时,年末农产品带动的新一轮物价上涨却突然袭来;2010年,又是一个大灾之年,粮食产量“七连增”却给我们带来了喜悦和自豪,更击碎了物价大幅波动的根基,管理通胀预期有了坚实基础……

  回顾过去一年,那些“意想不到”有的让人惊喜,有的使人无奈,然而更多的是“意料之中”,只是在时间、程度或者数量上多少出乎我们的意表。中国经济网记者梳理和盘点一年来中国经济的这些“意想不到”,试图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启发。

  一、房价“意外”飙升引发“史上最严厉”楼市调控

  据统计,2010年包括国务院、央行、国土部、住建部、国资委等在内的国家多个部委共出手40多次间接或直接地给房地产市场施加影响,调控措施贯穿全年,是历年房地产调控中力度最大、策略最多、持续性最长的一年,而引发“史上最严厉”楼市调控的直接诱因就是2010年初房价的“意外”飙升。从2010年初,先是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地王”,继而以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房价飙升。4月17日,国务院出台“新国十条”,9月29日,“新国五条”出台。“政策很给力,调控有压力”,这是2010年的楼市图景。2010岁末,突如其来的加息令房地产市场再一次感受到“从紧”的气氛。房地产主管部门已开始密集部署2011年调控,土地、信贷、税收等政策将进一步趋紧,楼市调控已经步入常态化阶段。1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关于房价的提问时表示,今后将从两方面继续加大力度:一方面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另一方面是抑制投机行为,利用信贷杠杆加强对土地市场的管理,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房价会回到合理的水平。2011年“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这是2010年岁末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传递出来的信心和信号!

  二、中国经济增势强劲 A股表现全球最“熊”

  2009年A股市场强劲反弹,一度让各方对2010年A股的市场前景充满了期待。然而,现实却给了投资者当头一棒。“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中国的经济表现不仅好于新兴经济体,更令正处于泥淖中的美国、日本和欧洲难以望其项背。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0.6%,并由此连续二个季度超过日本,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市场普遍预测,2010年中国

  GDP增速有望在10%以上。但是中国的股市却是令人难以理解!从沪指全年走势来看,沪指从2009年12月31日的3277点,经过了大跌大涨的洗礼之后,截至2010年12月31日,沪指报2808点,A股市场交出了一份不令人满意的答卷,沪指2010年以来下跌469.06点跌幅14.31%,在全球股票指数涨幅排名中列倒数第三,仅略强于身陷欧债危机的希腊和西班牙。

  三、大旱大涝挡不住粮食产量“七连增”

  今年以来,多发、频发的自然灾害使稳定粮食生产面临严峻考验,连续增产难度大大增加。但奇迹就这样发生:农业部通报,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10928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七年增产,粮食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这是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稳定在1万亿斤的水平。粮价涨,百价涨;粮价稳,人心稳。粮食产量“七连增”对于平抑物价的作用极其重大,为管理好通胀预期、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中国粮食产量“七连增”对稳定世界粮食价格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世界粮食市场也是个好消息。

  四、通胀预期来势汹汹 防通胀成重中之重

  2010年岁末,以食品为代表的物价指数突然快速上涨,已远远超出人们此前的预期,以10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看,4.4%的水平已经创下25个月来的新高,而11月份更是达到5.1%的高位。在去年三季度,有关部门还对全年3%的通胀目标充满信心,如今看来全年3%的通胀目标基本上已经失守。2010年7月份以后,控物价成为宏观经济政策和街谈巷议的热点,“豆你玩”、“蒜你狠”、“苹什么”、“姜你军”、“油他去”……轮番登场,一波接一波的“娱乐”大众生活。与“涨”声一片对应的是政府的调控不断,从5月的“打击投机”到8月的“投放储备”,从11月20日的“国十六条”到“准备金率上调”,多部门“补贴、限价”的联控旨在给“菜篮子”“米袋子”减负,保证基本民生需求。2011年,物价上涨依然会是老百姓“钱袋保卫战”的首要问题,流动性过剩、输入型通胀压力、劳动力价格上涨这“三把火”,将是导致物价持续“高温”的主要原因。可以预计,控制物价将会抓住主要矛盾,明确主从关系,打出“组合拳”。

  五、央行精准出手 两次“意外”加息恰到好处

  中国人民银行12月25日晚发布公告称,自26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这是央行继2010年10月20日之后的第二次加息,也是自中央宣布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以来的首次加息。2010年即将过去,正当市场以为年内不会再加息时,加息的“靴子”却意外落下。此前央行于10月20日完成近三年来的首次加息,两次加息都是不期而至,又都恰到好处。对于2010年首次加息,尽管来得有点突然,但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表示,加息对中国经济正逢其时,这对于控制通胀预期、扭转“负利率”非常必要;2010年第二次加息则凸显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在物价高点到来之前就加息,货币政策紧缩操作明显提前,有利于降低社会对2011年物价过快上涨的担忧。

  六、“最不意外的意想不到” 中国GDP超越日本

  2010年7月,中国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国实际上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8月16日,日本政府首次公开承认,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已经被中国超越。2010年第二季度日本名义GDP为1.288万亿美元,而同期中国的GDP为1.339万亿美元。从单季度数据看,当季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日本。中国GDP超越日本,应该是“最不意外的的意外”,仅仅是时间问题而已。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3405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增长速度为9.1%。由于日元对美元升值等因素,当年中国GDP总量略低于日本。初步预计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有望超过39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4000美元。这就意味着,日本将保持了40多年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位置让给了中国。

  七、中国车市持续火爆 大城市“摇号”

  2010年11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一组数据再次让世人感受到中国车市的热度:2010年1-10月,中国汽车产销1462.38万辆和1467.70万辆,同比增长34.49%和34.76%。截止到10月底,2010年1-10月汽车销量已超过去1364.48万辆的全年销量,再创新高。而汽车销量34.76%的同比增长,更是大大超出年初时社会各界10%-15%左右的增长预期。1个月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0年1到11月的汽车产、销量都超过1600万辆,同比增速双双超过33%,预计全年汽车产销量将超过1800万辆。继2009年后,中国继续稳居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最大的新车销售市场。2010年更吸引眼球的车市和民生新闻是,饱受堵车之苦的首都北京在全国大城市中首先公布治堵方案。根据方案北京市将实施小客车数量调控措施,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摇号方式无偿分配小客车配置指标。方案出台后,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国内多个大城市关注北京治堵新政,北京车市更是在“史上最严厉治堵方案”出台前后上演岁末抢车热潮。

  八、高铁“给力” 中国速度再次震惊世界

  201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由中国南车集团研制的“和谐号”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上午11时28分最高时速达到486.1公里。这是继2010年9月28日沪杭高铁试运行创下时速416.6公里之后,中国高铁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时速486.1公里是喷气飞机低速巡航的速度!“给力”的中国高铁再度刷新世界铁路运营速度纪录,演绎“高铁奇迹”。据铁道部公布的数据,中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531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九、央企重组大潮未现

  2010年12月22日,被称为“中投二号”的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至此,国资委既定的“到2010年底,中央企业减少到80-100家”目标并没有实现。而此前有人所预计的“22家央企将‘打包’装到国新公司的情景”未能出现,国资委管辖下央企数量仍有122家。在李荣融执掌国资委的7年里,他全力推进央企的兼并重组、主辅业剥离、做大做强主业,在他的任期内,原有的196家央企,被以各种方式兼并整合至123家。2010年初,中央企业非主业宾馆酒店和房地产的分离重组工作全面展开。2010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似乎预示着央企重组进程全面提速。同月,王勇接替李荣融出任国资委主任,不久后,国资委理念发生转变。王勇指出,央企重组的方向和目标不变,但具体进度“要服从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需要”,这就意味着央企重组的目标和方向不变,重组工作却变得“任重道远”,央企数量,并不是重组工作的决定性因素,而是要保证重组的质量和效果。

  十、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2010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向外界释放出重要信息:我国货币政策将由此前的“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与过去两年强调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同,此次会议提出,要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2008年9月份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形势,我国采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降低经济主体融资成本,有力的支持了中国经济的复苏。然而“适度宽松”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非常之举”,随着中国经济已经企稳回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应及时退出。其实,2010年央行从公开市场操作频率加大到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再到两次加息,货币政策转型热身已经开始,这也为货币政策转“稳健”大戏的上演,埋下了伏笔,因此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只是“合理”的“意料之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