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7日 09:3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去年1月的罕见寒流袭击中石化胜利油田时,7000多口油井曾受影响,部分油井甚至被迫关闭,导致原油产量急速下降。如今12个月过去了,胜利油田取得了去年全年产出2734万吨的成绩,同比下降2%。
无独有偶,国内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的产量去年也难言可观,虽然实现连续第八年稳产4000万吨的目标,但业内周知,2002年之前大庆油田年产量是5000万吨。
国内多处大油田产量几乎零增长的严峻现实,使业界不再寄望于陆上、浅海石油资源,而是逐步把目光投向深海、海外。
陆上资源不足
2010年,大庆油田生产原油4000万吨,与前两年只有20万吨的微小差距。而胜利油田在2008年、2009年分别产油2774万吨、2791万吨,都要高于2010年的产量。同时,中石油新疆油田去年也未增产,2008~2010年分别产出1221万吨、1089万吨、1089万吨原油。由此可见,中国陆上油田的未来不容乐观。
其实早在5年前,时任大庆油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王玉普就曾提醒同行,中国石油企业面临的责任将极为艰巨与重大。
王玉普当时提了几个问题:“如何在松辽盆地石油资源探明率已达百分之六十五的情况下,在新层系、新领域、新盆地寻找大发现?如何在主力油田综合含水已接近百分之九十的情况下,实现油田的高水平、高效益开发?如何在剩余资源品位越来越差的情况下,加快外围油田增储上产步伐?”
这些问题随后在各个油田引起了巨大反响,想尽办法开采老区并寻找新油藏成为业界热门话题。“注水是石油人经常使用的增产方式,”一位曾在中石化江苏油田工作过的管理层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将水注入后可恢复或保持油层的压力,提高油藏开采速度和采收率,“但注水将导致油井含水量缓慢上升,从经济上看并不合算。”
他表示,胜利油田的最大问题是,其已是一个极为成熟的油田,并没有太多新增开采空间。中石化透露,为提高产油量,公司已采出了年产量达422万吨的稠油。但上述人士认为,稠油一般会粘在地层的空隙里,不容易流到油井,需要使用细菌和化学品来分解,该油种是否能每年都“青春永驻”,出现较大的产量来彻底改善胜利油田产量递减的局面,不好预测。
唯一让人兴奋的是,中石油长庆油田去年有增产。长庆油田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本报,公司生产了1825万吨石油,油气当量总计3500多万吨,比上年净增产500万吨,“我们主要是使用了一些新的技术,使得超低渗透油藏的原油有比较大的提高。”
而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则表示,中国一年的原油产量大约是1.92亿吨,这个数字可能在今后几年都不太可能有很大增幅。
国金证券研究员刘波则认为,即便长庆增产,但其他油田产量衰减,也会使国内原油产量总体趋于平衡。
海外及海洋发力
到底该向哪里寻求石油资源?多位石油专家、企业界人士给出的答案是——海洋、海外。
据权威部门统计,2010年年底,中海油的国内油气年产量首次达到5000万吨油当量。近十年,全国新增石油产量的53%来自于海洋。
中石油计划在2020年前投资600亿元参与海上石油勘探和生产。中海油更是抛出了“未来5年投8000亿到1万亿元来扩张”的计划,其中绝大多数资金会放在海上项目。
不过,林伯强说,海上开采的风险也大,首先是投资较大,可以参与的企业很少。中投证券研究员芮定坤也认为,需要企业对海上资源本身很重视,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去开采。此前BP的墨西哥湾深海钻井平台泄漏事件曾引发震动,随之带来上百亿美元赔偿、环保纠纷及海洋保护问题。
深海开采对技术要求很高,中海油一位技术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制造的“981”深海钻井平台已具备相应条件。
“事实上,中国企业对海外油田的收购战略,也将在2011年延续下去。”
芮定坤认为,非洲、南美等地都有潜在收购对象,短期内进入油藏丰富的中东,恐怕需要使用“曲线”战略(即收购一个海外企业,而其资源在中东)。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大型石油并购案都是以中国石油企业为主角:如中石化对瑞士Addax公司、安哥拉油气区块、俄罗斯UDM、Repsol巴西公司部分权益等一批油气资源项目的收购,使中石化初步完成了在全球战略油气区的布局,形成非洲、中东、南美、南亚太、俄罗斯—中亚、加拿大六大油气生产基地。此外,中海油也出资70亿美元持有了英国BP下属公司泛美能源的股权。
不过,林伯强认为,海外收购的难度现在有所增加,因为原油价格今后可能维持高位,以前中外双方所尝试的“贷款换石油”计划,今后恐怕没有太大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