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保障房“军令状”亟待完善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8日 00: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经济观察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一场浩大“运动”之后,2010年度“住有所居”的公共服务工程交出答卷。

  这是一次典型的中国式惠顾民生样本。在2010年5月,高房价令主管居住的住建部与各省市强签“军令状”,年内必须完成保障房建造数量。尽管责任指向了各地方的行政长官,但事实上,对于基层政府来说属于纯粹开支的保障房,地方财政意愿薄弱。

  2010年秋季时,来自全国人大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各地2009年的保障房开工率最好的也只完成80%,有些则还不到40%。而2010年的计划很多还处于零开工。”此后,保障住宅建造抢工轰然开始,一些地方竟然挂出“百日会战”的标幅。集体冲刺往往能带来令人目眩的结果,2010年全年保障房建造总量宣告完成。但这个消息传出的同时,却是房价的继续攀升。

  保障房的建造可以突击完成,但分配环节却难有“完成”标准可做衡量,因此虽有公开监督、有核查程序,保障房分配却难尽如民意。不同类型的保障房,分配结果有着不同的“戏剧性”场景。

  深圳最近的保障房分配名单中,有多个申请者住在价格不菲的“豪宅”中,有10户申请家庭拥有两辆私家车;北京市昌平区山峡村被拆迁后,村民们一直等待着回迁房,但三年过去了,村民仍未等来房讯,偶然的机会让村民发现,协议上详细注明的楼号、房间号确实存在,但已经不是他们的回迁房,而变身为对外销售的商品房。在京城著名的唐家岭,曾经以一曲《蚁族》唱哭政协委员的吉他歌手,或许不知道,唐家岭的公租房建造有望,但除非他把手中的吉他换成鼠标,把乐谱换成程序,否则公租房与他无缘,因为唐家岭公租房将“包租”给百度公司,用于员工居住条件改善。保障房分配加塞、拆迁房瞒天过海、公租房嫁入了豪门。

  这让人对2011年年初新“军令状”运动的真实效果难免心生怀疑。政府新的豪言壮语是:“2011年全国保障房建设目标大幅提高到1000万套,为督促地方政府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住建部近期将与各省级政府签订军令状”。

  政府对保障房高度强调。2011年,如果一个地区保障房土地建设指标没有完成,就禁止商品房土地拍卖。也就是说,土地供应将首先用于保障房,其次是商品房。这意味着商品房供应量将会继续变小。几乎不用仔细推理,我们就知道这必定意味着房价将会更高。因为政府此举减少了商品房的土地供给,基于简单的供求关系考量,高需求必然推动房价上升。

  一边是政府负责的保障房,一边是由市场调节价格的商品房。政府倾力建造保障房,以保证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改善,而商品房则任由价格规律调整,这看起来是一个说得过去的逻辑。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正如我们在2010年的保障房建设过程中所看到的那样,事实的一面是由于商品房土地供给减少,供求进一步失衡推高了市场房价;事实的另外一面则是,由于保障房分配过程中难以掌控的因素,保障房往往难以惠及真正需要的人群,反而被偷梁换柱。

  当一个机体的瑕疵被正当的部分反复掩盖时,从制度层面的纠错其实已经无路可寻。

  美国著名法哲学家富勒曾说,“一个真正的制度包含着自己的道德性,即内在道德或程序自然法,一旦所施行的制度没能蕴含道德性质,就会导致一个根本不宜称为制度的东西。”公开、公正当然是任何一个制度所标榜的字眼儿,但当程序中没有道德制约时,即便是市场经济,也是所称坏的市场经济,“竞争”反而成为公权力肆意获取利益的借口,公开反而成为公共资源被不正当分配的遮掩。

  毫无疑问无人能反对政府对保障房建设的热情,但是这之后隐藏的诸种弊端却可能被这种正当性掩盖。这正是我们对建设保障房的军令状忧心忡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