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专家称我国外贸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但仍需谨慎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0日 19:0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中国海关总署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9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贸易顺差1831亿美元,同比减少6.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赵晋平对新华社记者表示,这表明中国外贸已由“恢复性增长”步入“实质性增长”阶段,可以说中国已经进入新一轮外贸增长周期。

  不过,受访的专家们认为,虽然2010年中国外贸数据基本符合预期,但综合国际国内因素分析,2011年的外贸形势仍需谨慎应对。

  数据显示,2010年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就已超过2008年2.56万亿美元的历史最好水平。

  “2010年的外贸数据说明,中国外贸适应了世界经济格局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李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贸易顺差自2008年创下历史纪录的2981亿美元之后,2009年收窄了34.3%,2010年进一步收窄了6.4%。贸易顺差与进出口总值比例从2008年的11.6%降至2010年的6.2%。

  这表明,中国对外贸易总体上继续向着基本平衡的方向演化。一方面,中国促进贸易平衡的政策措施发挥了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这也是基于市场的一种反映。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还显示,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型升级初见成效。2010年,在加工贸易、进出口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一般贸易的进出口加速发展,取代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

  在出口商品结构上,2010年中国主要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势良好,而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达30.9%,占当年中国出口总值的六成。

  分析2011年的出口形势,赵晋平认为,虽然总体上已经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但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有利和不利因素并存。

  出口的有利因素包括,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所提高;全球经济继续缓慢复苏;经历大危机后的一段时期压制后,市场需求会呈现增长态势等。

  出口的不利因素包括,发达国家高失业率使居民消费增长疲弱,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人民币升值对贸易结构调整的影响等。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促进口”而非“压出口”,将是中国削减贸易顺差的首选路径。

  自2008年以来,中国的外贸政策就定义为保持出口稳定增长,同时更加注重扩大进口。2010年中国扩大进口的措施包括:稳定各项进口促进政策,提高进口贸易便利化程度,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双边贸易发展,敦促有关国家放宽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等。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定调,2011年中国外贸主要任务之一是出口与进口并重,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李健表示,下调进口关税、增加对企业进口高端技术设备的贴息投入、促进进口便利化,将是中国一揽子“促进口”政策的三个方向。

  2011年1月1日开始,中国政府放宽对出口企业的外汇收入管制,允许国内出口企业将外汇收入存放于境外,不再强制兑换成人民币。北京、广东、江苏、山东已经开始试行这一政策。

  赵晋平说,通常而言,进口包括投资品、中国投入品、消费品三个层面,其中“两头在外”的中国投入品占比最大,消费品占比最小,因此从政策导向上应该扩大消费品进口市场。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王受文不久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中国在扩大进口方面将有一系列积极举措,如完善进口贴息、进口信贷、进口信用保险等鼓励进口的政策,改善进口结构、扩大消费品、医疗设备和节能环保产品的进口等。

  据李健的分析,2011年外贸的不确定因素比2010年要少一些,进出口增速将保持在10%至20%。

  另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预测,2011年外贸出口将同比增长16%左右,进口增长20%左右,顺差约1650亿美元,同比下降13.2%左右。 (记者李云路 王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