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须严打违法违规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2日 21:5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本报记者 王超报道

  世界食品价格在不断飙高,世界粮食危机迹象日渐明显。作为人口数量最大的中国,耕地却在日益减少。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下,18亿亩耕地红线已经岌岌可危。

  1月7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表示,“十一五”期间中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15.6亿亩以上。然而,保护耕地的形式仍然严峻。城市的发展对土地的依赖有增无减。“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土地和矿产资源需求将持续上升,供需矛盾加大。“保耕地”与“保发展”两难局面和双重压力日益突出。

  据徐绍史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30个省(区、市)城市住房供地计划近270万亩,实际供应同比2009年增加约8成。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2.7万亿元,同比增加70.4%。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高博轩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保护耕地的挑战在于城市粗放型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目前,城市发展在空间上的表现形态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原有的城市土地利用趋于高度化的集约型发展;以及依靠大片的农田转变为非农业土地利用形态,即典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现阶段,我国城市的发展总体上处于粗放型发展模式,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相对滞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占用了大量的农田。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土地的需求持续上升,各地区为了追求更快的发展,更多的GDP,往往会加大对土地的工业化需求,开发各种工业园区,以及占用更多的土地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旅游等产业。

  各地发展的强劲势头也在其“十二五”规划中有所体现。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日前透露,全国31个省市区“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大部分省份都将GDP增长定在10%以上,有些甚至希望在未来5年实现GDP翻番,没有冷静考虑相关环保、能源、资源的承载能力等问题。

  “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持在18.05亿亩的目标能否实现的很大程度上也就取决于是否能够处理好城市化建设同耕地保护的矛盾。”高博轩说。

  对此,高博轩建议,要解决城市高速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有以下几个途径:提高城市开发用地的使用效率,坚持土地节约型的城市发展战略,在科学合理用地的引导下加快旧城改造;逐步开放土地市场,通过市场化的土地交易,提高市场地价,从而提高征地门槛,降低农地非农化的速度和规模。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小映表示,要探索对耕地的有偿保护制度,更多地利用经济机制保护耕地。例如,可以提高整体补偿标准,这样可以提高征地成本,遏制地方政府圈地的欲望,也可以提高农民对更高补偿的预期,使其乐于持有保护耕地。

  与此同时,国家也应该加大对违规、非法用地行为的打击力度。从2009年度卫片执法检查结果看,违规违法占用耕地27万亩,特别是重点工程项目和部分行业用地以及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严重,土地管理形势更为复杂。

  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院长陈浩表示,在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的耕地在一些地方变成了争抢的蛋糕,很多农民都因为补偿款而“发家”,这是由于部分农民看到会因此获利,没有保护耕地的认识。此时,需要规范的是当地政府,政府心中必须要有一条红线,必须严格按照规划来做,不能为了追求GDP而盲目甚至非法侵占耕地。

  “违规、非法用地屡禁不止主要是由于我国法制不健全,查处力度不够所造成的。只能依靠制度建设,填补监管漏洞,并通过法律严惩违规违法行为。例如,可将土地使用、交易和行政监管从有关部门分离,成立土地管理监督管理委员会。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供地计划的制定,绝对杜绝规划和计划流于形式、随意更改的现象。”高博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