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2日 21:5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文/本报评论员 龙军
国家林业局日前发布消息称:“从2005年至2009年的5年期间,我国荒漠化土地减少1.25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减少8587平方公里。监测表明,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整体得到初步遏制,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续净减少”。
笔者以为,能够实现这一遏制态势,必是举国上下尤其是荒漠沙化地区,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可喜成果,当是值得世人总结和肯定的。
然而,面对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的庞大规模及部分地区仍在扩展的严峻形势,我们没有理由松懈下来。下一个5年,我们是否仍然能够再减少超过2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沙化面积,应该成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认真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此,我们不妨分析一下目前的荒漠化沙化状况。按照国家林业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09年底,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37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3.11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和18.03%。也就是说,我国已有45.36%的国土面积是被荒漠化和沙化的。而近5年间虽然减少了共计2.1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沙化面积,也只占荒漠化沙化总面积的0.48%。由此可见,我们的治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依然微不足道。
当然,成绩对于任务而言虽微不足道,但要取得即便是微不足道的成绩,依然是十分艰巨的。因为我们不仅要与恶劣的自然相抗争,还要与膨胀的人类生存压力相抗争。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努力呢?
众所周知,自然灾害是导致土地尤其是草地退化、荒漠化、沙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长期干旱、鼠虫害、风沙侵蚀等,其中干旱是最根本的自然因素,且呈长期持续成灾的态势,鼠虫害、风沙侵蚀等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形势会更加恶化。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超载过牧、耕地开垦以及矿产开发等,也使待保护土地及草原不堪重负。
从减少的角度而言,我们应该有个既定的任务目标。既然过去的5年,我们能够减少2万余亩荒漠化沙化面积,自然下一个5年,是万万不可低于这个水平的,甚或应该成倍高于这个水平才是。
从控制的角度而言,对于尚未荒漠化沙化的土地,一定要采取断然措施加以控制,切不可人为破坏,或放任自流,待其被荒漠化沙化后再回头治理。
鉴于此,我们必须把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紧迫性、系统性的战略任务来抓。当务之急是要采取三条措施: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切实把生态治理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是要建立和完善生态建设及治理机制,科学统筹生态保护与生产发展,将破坏生态的生产者转换为生态保护者;
三是本着科学可行的态度,研究解决大规模治理的根本措施,比如实施民间热议的“引渤入疆”等设想方案等。
笔者以为,只要我们有治理与保护的意识和决心,办法总比困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