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人大教授评点干部喜欢说官话:要么没料要么没胆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3日 08:2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近日,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与央视主持人的对话视频在网上备受关注。郑宇民在对话中言语风趣,思维敏捷,视野广阔,许多网友对此大加赞赏,直呼“给力”。去年,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因其演讲情感真挚,独具一格,富有感染力,“根叔”现象一时引发热议。如何认识干部“给力表达”引起的社会围观?这对干部的工作和思想有哪些启示?

  特邀嘉宾:袁长烈,浙江杭州市工商局西湖分局干部

  张 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治理者说

  干部需要修炼软实力

  “给力表达”不只关乎表达艺术,更关系干部的思想方法、工作方式和作风。

  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被网友“顶”成了网络“红人”,很多网友说“很多年没看到这么会讲话的干部”。

  讲话,似乎每个人都会,但要讲得引人入胜、生动有趣,就不那么容易了。背后考量的,除了沟通能力,更有思想能力、人格魅力。某种程度上,它是一种干部需要具备的软实力。

  提升这种软实力,并非就是练好口才那么简单。首先是会说话的技巧、说好话的能力。郑宇民面对公众不说空洞的大道理,脱口而出的往往是活生生的例子,切身的感受。“会讲故事”,通过对话交流、故事案例来把道理讲明白,就是会说话的技巧。

  更为重要的,这种软实力需要硬功夫打底。语言的力量,最终还是源于思想的力量,实践的启发。郑宇民回答问题,一个又一个数据,一个又一个事例,信手拈来,娓娓道来,这背后的支撑是什么?是他对自身所负责工作的了然于胸,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只有了解和钻研,他才有话可说,才说得出切中时弊的东西。“根叔”演讲之所以动人,也是因为他长期和学生们打成一片,知道他们的需求和困难,洞悉孩子们的期待与困惑。那些从来不到教室、食堂和宿舍去看看的校长,再怎么抒情,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当然,要真正打动群众,最根本的还不在于说,而在于你为群众做了什么。“根叔”为学生们的成长做了不少实事。郑宇民在群众中间口碑一直不错,最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为公共利益敢说敢做。雀巢、索尼、东芝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都曾因质量问题在浙江“触雷”,他也被称为“洋品牌的克星”。2010年,浙江省工商局在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向丰田叫板,要求丰田在“召回门”中给中国消费者平等待遇。

  “给力表达”不只关乎表达艺术,更关系干部的思想方法、工作方式和作风。说到底,就是要敢于对百姓权益有所担当,对现实问题有所作为,敢说敢做,务求实效,不放空炮。自然,群众也会喜欢和赞赏这样的干部。有老百姓的支持,干部说话办事的底气也就更足了。如何实现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确实值得每一个党员干部深思。(袁长烈)

  旁观者言

  正常为何变成“另类”?

  有些干部喜欢说官话,写官样文章,要么没“料”,要么没“胆”,要么没“法”。

  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访谈视频传出之后,引来众多网民的关注,视之为“另类官员”。甚至于,只要干部讲话少了点官腔套话,表示了少许个性,就一律被视为“另类”。这样的另类标签,暗含着一个命题,就是凡是干部,在公共场合讲话办事,就只能“公事公办”,不打官腔,不说经常开会的人耳朵听出老茧的套话,官话,就不“正常”。也就是说,说官话是正常的,而不说官话,展示个性,反倒是不正常的,属于“另类”。这就值得反思。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干部变成这样了呢?不仅产生了一批无论什么时候,都一本正经,官腔官调的公务员,甚至回到家里,也不打官腔不张嘴。就是那些平时谈笑风生、风趣幽默的人,一旦进入官方场合,就像自动按了某个机关,立刻变成了刻板的机器人,变得平时相识的人完全不认识的人。

  其实,除了少数特别严肃的场合,众多领导人的讲话记录稿、讲话录音,无论说大事小事,也无论大会小会,都挺活泼生动。多少次整顿作风,整顿会风文风,都是重要内容。不管整顿的目的为何,但形式上,都要求说话作文活泼起来。

  有的干部为什么喜欢说官话,写官样文章?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没“料”。对问题不了解,工作不扎实,心里没底,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只好躲到官话套话里混日子。二是没“胆”。此处所谓“胆”,还不只是胆量,更是责任和担当。有些干部说话办事,总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权衡利弊,生怕对自己的前途、利益有一丝一毫潜在的风险,计较多了,就会对迫切的现实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愿说话,不敢任事,只想打官腔糊弄过去。三是没“法”。一些人还不懂得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应创新和解放表达,改善交流方式,实现有效沟通和传播,还是习惯命令、指示、训导等老一套。

  老百姓对“另类”表达的赞许,是一种需求,也是一份期待。如果说话给力的干部,不再被视为“另类”,或者这样的“另类”,越来越成为常态,那么干部作风也就会端正得多。(张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