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评论员 谢飞君
截至1月11日,河南林州市已停止供暖5天。该市邻近河北,近期属全年最冷时期。气象预报显示, 11日林州最低气温为-10℃。据林州市长热线回复:林州今冬将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停止供暖。据悉,停暖后,各大机关单位给员工做安抚工作,防止他们向上反映。 (1月12日 《新京报》)
在世界各国,节能减排都已成为一种趋势。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节能减排的关键在于,通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单位GDP能耗的消耗以及污染物排放。由此可见,中央推行低碳政策,设定节能减排指标,是为了淘汰落后产能,矫正单纯以GDP作为衡量社会发展指标的错误发展观。但如今河南林州政府用停暖的方式完成节能减排的做法,显然将节能减排变成了一种数字游戏,玩的是 “对 ‘上’糊弄、对 ‘下’忽视”的伎俩——对上,用量化标准应付节能减排的考核;对下,不惜牺牲老百姓的正常生活。
当然,河南林州的做法并非首创。为了节能减排,很多地方都曾上演过 “一刀切”的拉闸限电。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也曾就此作出“将采取措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现象”和 “绝不允许个别地区为节能减排而拉闸限电”的表态。但问题是,在一个只有表态、没有具体问责的语境中,拉闸限电现象仍在继续,而所有的号召、要求,也因为缺乏 “罚则”,沦为一纸空文。在这样的背景下,也无怪乎地方政府平时不做节能功课,不淘汰落后产能,到了年终 “临时抱佛脚”,用限电、停暖的极端方法算 “总帐”。这种置老百姓民生利益于不顾的做法,不仅是对节能减排政策的歪曲,更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
显而易见,中央节能减排政策在地方的变形走样,是政府服务意识的缺失。而要想杜绝出现类似事件的发生,我们有必要改变节能减排的考核模式,增加民众对官员节能减排绩效评价的话语权。例如,将是否影响民众正常生活纳入各地政府的节能减排考核范围,将年终算总帐的考核转化为月月考、日日考或是按项目考等方式,从而确保节能减排的有效性。可以说,只有让地方政府在GDP增长、节能减排以及民生服务上找到了平衡点,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才能建立起来。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好的目标,都需要好的规范提供保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减排,绝非一组数字游戏。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实际上是对构建服务型政府提出了要求。如何在节能减排中不弱化政府的服务性,需要地方政府交出民众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