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回到六十年代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4日 01:4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尽管美国的通胀并不明显,但人们对美国货币政策产生通胀的抱怨却已泛滥。世界主要的政策制定者,拼命地追求替代美国失灵的货币体系,想要回到金本位。

  注意了,我不是在说2011,而是在说1964年。在1964年,欧洲经历了很快的增长,差不多赶上美国了,还在向美联储嚎叫,他们抱怨美国草率的货币扩张政策的结果就是令他们国家充斥着输入的资金,美国是“输出通胀”。

  美国官员认为,资金流入反映了欧洲的资本市场未充分发育,欧洲的通胀问题是其央行不愿紧缩货币的一个副产品,并且,欧洲国家不愿让自己的货币升值,这反映他们的长期的对于出口导向型增长的热衷。

  当时法国就提出要回到金本位体制。美国应该紧缩,但是法国没有解释如何金本位,或者如何令此体制对价格和经济稳定起作用,要知道,在1930年代,金市场的动荡和金本位的灾难性结果,可不只是在法国。

  换句话说,这个争论是含混的,并且直到今天也是含混的。它的正效应是呼吁人们去努力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因此,现在法国已经承诺去进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比如G20。

  回到过去,国际货币政策体系聚焦于形成一个新的国际储备形式,这变成IMF的特别提款权。但这个努力完全失败了。特别提款权从未变成一个有吸引力的美元替代品。因为他们不相信IMF会是一个全球的央行,IMF也建立了一个对于特别提款权的高门槛。私人市场依然没有发展。

  1960年代也加强了汇率浮动体系,这是作为对德国和意大利长期盈余以及美国赤字的回应。虽然如此,但是IMF没有对一些国家形成限制,经济不平衡继续,直到1971-1973年经济崩溃。

  法国现在暗示要改革,特别提款权并不是努力的重心。萨科齐政府将寻求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路子,在其中美元欧元以及人民币将扮演重要角色。这是以史为鉴,但是法国依然没有说对那些贸易盈余很大的国家实施什么限制。

  摘自Barry Eichengreen的博客,编译 严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