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组织为什么要“学错”?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4日 01:4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鲍勇剑,袁文龙 王晶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头脑里模仿;习,行动中重复。二千年来,我们追随孔子的教诲,模仿成功,复制成功。所以,学习就是学对!刚刚过去的2010年,在经历了一些诸如上海11·15大火等灾难事件后,我们又听到熟悉的新闻语句:行业整顿,深挖狠批,决不姑息,防微杜渐,举一反三,消除隐患。每次危机之后,为什么下了大气力,花了大功夫,但是类似的危机仍然不断发生?这不是态度不端正,而是方法有问题。“学对”可以提高效率,但解决不了危机。在复杂动荡的环境不断制造危机的时代,“学错”才会赢!

  三个条件下,企业致力于“学对”。第一是为了组织控制。重复演习我们认为是对的,可以消除偏差,增加生产过程的稳定性,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一致性。第二是因为外部环境打搅小,不构成对组织存在的威胁。学习就可以满足在既定的程序运行过程中做微调,可以积圭步以至千里。第三是组织幻想认为第一条最重要,第二条能做到。因此,学会“学对”成为工业革命以来企业的常规作战方法。没有学对,就没有效率,就不能重复成功。但是,完全浸淫在“学对”的组织气氛中,个人滋长了“避错”的习性,也废弃了“学错”的能力。

  我们对“避错”不陌生。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从报刊杂志的报道中,我们能观察到普遍的避错现象:危机一旦发生,马上找原因,立即确定起源,首先总结显而易见的因果关系,惩罚能够指认的肇事者,迅速恢复秩序,胜利完成任务。综合这些现象,有人把“避错”的管理活动程序概括为:问题找到了,责任厘清了,凶手抓获了,大家放心了,天下太平了,如果再有事,重复来一回。上海11·15 大火后,管理者立即发现,这是尼龙防护网和易燃隔热材料的问题,是无证电焊工的责任,12名涉案人士已经抓获和被控制,家属得到96万元的赔偿,拆除周围大楼的易燃隔热层,受影响的社区居民可以回迁了,请大家不要因为此次突发事件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

  “避错”是人的天性。人天生追求心理安全(comfort)。只有在自己的认知能力范围内(capability) 找到前后一致的肯定解释(confirmation),人才获得心理的安全感。所谓心安理得其实是“理得而后心安”。但是,任由人的天性弱点滋长成为相互指责的习惯,因错获罪的做法,掩盖失误的行为,嘲弄无知的态度,惶恐不安的心理,以邻为壑的揣度,这就在组织中形成了“避错”的文化。其兴盛之时,就是“学错”能力泯灭之日。

  刚刚发生的欧洲对撞机发现“反物质”的实验科学地说明人类之“有知”(知道为什么是对的)相对于人类之“无知”(不知道为什么是错的)犹如荞麦之与泰山。宇宙的95%是暗物质、非物质、我们无知的物质。“学错”能力是我们了解它们的必要方法。

  培养“学错”能力从改变“无错”世界观开始。我们不求错,也不避错。美国西南航空在自己的策略中明确承认,出错是极限竞争环境的必然衍生品。和学习相比,“学错”还有独特的认识逻辑。它不首先使用科学实证的演绎和归纳逻辑,而是运用实用主义的“外展逻辑”(abduction logic), 即,面对新现象(危机),在放弃传统已知的解释的同时,寻找经济、简洁、言之有理的连贯理解。然后提出假设,并再用演绎和归纳逻辑提炼新认知。它类似于《易经》方法中的“附会”。起始于壳牌石油公司的“情境分析”就是运用外展逻辑的典范。“学错”还需要有对应的组织文化。组织成员相互之间有公开沟通的习惯,有视失误为认知新机会的习惯,有相互帮助找不足的习惯,有对事不对人的批评习惯,有承受实验失误风险的习惯,有在预想中设计改进行动的习惯。烟台万华化工企业把自己迅速进入世界六强的原因归为“全员找不足”的学错文化。他们是“学错”能力的代表。

  在我们小时候,妈妈为了体现家庭管教中的政治正确,只要孩子在外面闯祸,不论对错,先打一顿。结果,我们这一代孩子们形成了“避错”心态。它的后遗症在许多组织的社会管教中延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