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有机生意能否有机“生长”?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4日 01:4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李海强 王晶

  “寻觅”了三年之后,青云创投将其在有机农业领域的第一单投向了上海的多利农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如今,农业似乎正在一改往日“缺血”、乏人问津的旧面目,变成了各路资本追逐的新宠。

  所谓有机农业,是指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

  虽然看好这个市场的前景,但在青云创投合伙人陈晓平看来,如今的有机农业行业的一个特征便是企业“多”而“小”,难以形成规模,而制约从事有机食品生产的企业做大的,除了团队是否得力之外,最主要的则有两个“坎儿”:土地以及渠道。

  首当其冲的便是土地。现代农业的趋势是规模化运营,对于在生产环境和生产流程方面有极为严苛要求的有机农业而言,尤是如此。由于目前有机食品的主要消费市场还集中在一线城市,而受运输半径的限制,有机农业的种植生产也只能就近在城郊进行,这对于果蔬类产品的影响更为明显。城郊土地的稀缺使得大多数企业难以拿到成规模的土地,如今国内大多数有机农庄的种植面积不过百亩,企业要想做大变得异常困难。

  本期的专题涉及的三家企业,都不同程度的面临这个问题,也选择了不同的路径。上海一亩田起初是在其中一位创始人的老家崇明岛驱车挨家挨户谈租地,这便需要有一定的人脉基础并且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北京正谷异地发展合作社的做法则更接近流通商,这对企业上游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其中,上海多利农庄目前拥有以及在建的种植基地面积超过万亩,用其创始人张同贵的话来说,这得益于与上海市政府的“协同”,但这种协同效应能否在异地复制时发挥作用,尚不得而知。

  不过,在青云创投负责农业项目的投资经理王轩看来,一来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通过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二来地方政府这些年也在致力于挖掘和培养先进的现代农业形态,如果企业能摸索出比较好的经营和生产模式,也有可能成为跨区域快速复制的“敲门砖”。

  种植的土地规模决定了产量供给,与之同样重要的,则是企业如何打通产品的营销通路。在欧美市场,有机产品的营销渠道主要有三类:常规超市、直销以及天然(有机)食品专卖。例如美国就有以销售有机食品为特色的超市Whole Foods Market,2010年实现业务收入90.1亿美元,并且每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为有机食品提供了专门的销售场所。

  但在国内,诸如商超、菜场这些常规渠道却存在诸多的问题。譬如中间环节过长,产品从田间到餐桌需几易其手,中间环节的利润甚至会占到终端价格的80%以上;诸如商超渠道在进场费、返点以及账期等方面的苛刻条件对于企业快速扩张也会带来现金流上的压力;此外,由于国内有机食品市场良莠不齐,常规终端的混售也并不利于企业品牌的树立。

  本期所涉及的三个企业,几乎都选择了绕开传统渠道,以会员、礼品卡等形式产销一体进行直销的模式。譬如,多利农庄引入了以冷链配送见长日本黑猫雅玛多宅急便物流进行合作,蔬菜从采摘到送至消费者手中,一般不超过24小时。提供“从田间到餐桌”的一站式服务,最明显的好处便是,渠道利润掌握在了企业手中,随着中间环节的压缩以及和消费者直接接触,产品价格相对稳定,而且更有利于树立企业品牌,提高品牌黏度。

  事实上,依赖直销并不乏先例,在有机食品市场同样发达的日本,其产品流通的最大特征便是直销,譬如通过建立产销联合组织,与生协以及专业流通配送企业等合作实行宅配化。但问题是,国内市场物流配送,尤其是冷链配送尚不发达,自建物流对于刚刚涌现的有机食品生产企业而言尚属“不可承受之重”,因此,如何匹配合适的市场资源,合作伙伴的服务能力以及水平,与企业的高速成长是否能够协调,尚属疑问。

  如今,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例如台湾就已设立有机农业日,为每年的11月11日;新西兰预计在2020年全国实施有机农业,成为一个有机国家;日本政府则已通过有机农业促进法,明确表示中央与地方政府应尽力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而欧盟也订出2010年各国至少10%的农地面积实施有机农业的目标。

  但在国内,“这个行业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副主任刘胜军看来,意图在有机食品行业“掘金”的企业除了要跨过以上的“坎儿”之外,还会面临一个更具“中国特色”的挑战:即随着外界对有机食品行业认识越来越成熟,行业的竞争必然会加剧。这首先会体现在价格上,然后压力会由价格传递到整个产业链,而由低价竞争带来的,则可能会导致有机食品“变质”——品质的监管风险加大,食品安全得不到充分的保证。

  这样的故事在国内的乳品行业已经上演过了一番,而这,则需要企业们坚持将产品品质摆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