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流动性仍宽松 短期工具“担纲”回笼重任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7日 09:2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进入2011年的第二周,为了给流动性泛滥预期打“预防针”,同时不影响春节前银行应对客户需求,央行重启了暂停逾1个月的正回购操作。近期央行回笼流动性主要以短期品种为主,显示央行在春节前调节短期流动性的政策意图。

  连续9周净投放3760亿

  央行本周净投放190亿元,连续9周净投放共计3760亿元。由于一二级市场利率相差过大,且时间期限过长,导致各商业银行对3年期央票需求不足,从2010年12月9日起,央行已经暂停了3年期央票的发行。本周二(1月11日)央行发行了1年期央票10亿元,周四(1月13日)发行了3个月期央票30亿元。

  与上周不同的是,本周二央行重启14天期正回购,数量多达600亿元;周四,央行进行了280亿元正回购操作,其中7天期200亿元,中标利率1.90%;91天期80亿元,中标利率2.26%。而本周央票到期660亿元,正回购到期450亿元,本周实现净投放190亿元,加上此前连续8周的净投放,央行已经连续9周实现货币净投放3760亿元。

  发行收益率方面,两期央票发行收益率继续上升。央行公告显示,央行周二发行的10亿元1年期央票,中标价格为97.35元,中标收益率升至2.7221%,较上周上升了10.5个基点;周四发行的3个月期央票,中标价格99.44元,中标收益率为2.2588%,较上周上升了8.7个基点。

  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的现象比较严重。据银行间债市央票到期收益率曲线显示,3个月期央票最新收益率为2.9610%,较发行收益率高约70个基点;1年期央票最新收益率为3.1866%,较发行收益率高约46个基点。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使得各金融机构对央票的需求严重不足,制约了央票作为公开市场回笼货币的主要政策工具的功能发挥。

  资金面方面,2011年1月14日,Shibor的隔夜回购品种利率为1.9217%,7天期利率为2.5458%,分别比上周末的同类产品低19个基点和25个基点,显示短期资金继续保持宽松的局面;中长期资金相对比较紧张,2011年1月14日,6月期利率为3.6549%,1年期利率为3.7076%,比上周末同类产品利率分别高约5个和4个基点,显示中长期资金供求紧张的局面基本未变。随着近期公开市场货币的净投放,市场资金面短期也逐步转向宽松。

  李大霄:信贷开年“井喷”正常

  2010年,我国新增信贷达7.95万亿,比2009年减少1.64万亿,基本符合7.5万亿的信贷目标。其中12月单月新增贷款4807亿,为2010年年内唯一低于5000亿的月份,四个季度的信贷投放比例分别为:32.8%、25.5%、21.1%和20.6%,基本符合年初制定的3:3:2:2的要求,相对2009年,更加均衡。贷款结构方面,中长期贷款占绝对比重,为77.7%;非金融企业贷款占比高于居民户贷款,为63.9%;房地产与汽车销售的旺盛推动居民户贷款大幅增加。

  著名经济学家韩志国认为,今年的货币政策可能最纠结。有媒体报道,新年第一周信贷投放就接近5000亿元,全年的货币投放已可想而知。一方面大举投放流动性,一方面又要回收,政策自己在和自己打架。负利率的时间太久、幅度太大会遗患无穷,加息应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在如此复杂多变的宏观背景下股市绝不可能出现牛市。

  市场普遍预计,在去年年末被抑制的信贷需求将在今年1月份得到集中释放。有市场分析人士称,1月首周放贷已经接近5000亿元,估计全月新增贷款将达到1万亿。据报道,目前2011年一季度的信贷指标已经下达给各家银行,有银行人士表示,今年的量不会小,但比去年会稍紧。而且现在各家银行都积压储备了大量项目,贷款在1月份出现“井喷”已是毫无悬念。

  市场人士表示,鉴于银行年初信贷投放热情较高,被央行寄予厚望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会随时出台。目前各家银行都已掌握央行如何收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计算公式,该计算公式包括稳健性参数、按宏观审慎要求测算的资本充足率、以及各行实际的资本充足率。一位银行人士称,各家银行要想避免被差别,就要减少贷款投放、提高资本充足水平,以及提高稳健程度。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则比较乐观。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对于今年首周银行贷款就接近5000亿元,市场不必紧张。每年年初贷款都比较多,比如2010年1月新增贷款就高达13900亿元,为全年最高贷款月份,这是一个规律。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存在,趋势有这可能性,时点不好判断。今年还是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看好“金融、地产、煤炭、钢铁、造纸”五朵金花,大盘股和成长股机会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