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巴西女总统的通胀难题:2010年CPI上涨5.91%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8日 13:0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我将努力使巴西实现健康和均衡的经济增长,避免不公平竞争和制止投机资金的肆意进出。巴西需要确保价格稳定以支持经济的平衡增长。新任政府将不允许任何因物价过快上涨而侵蚀经济增长成果和损害最贫困家庭利益的事情发生。”这是今年1月1日,巴西首位女总统迪尔玛·罗塞夫(Dilma Rousseff)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的承诺。

  然而仅仅一周之后,1月7日,巴西国家地理及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受食品价格上涨推动,衡量巴西通货膨胀水平的指标——消费者价格指数在2010年上涨5.91%,涨幅创6年来新高。

  显然,新官上任的女总统当务之急是如何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增长。

  “罗塞夫总统将仔细聆听市场关注的问题,并做出必要的削减措施来控制政府支出的膨胀,巴西政府将在2011年继续削减财政预算。”罗塞夫内阁新任企划预算管理部部长贝尔希奥1月3日表示。对此,当地媒体普遍预计,巴西政府支出今年总体削减额度可能达到250亿雷亚尔(约合150亿美元)。

  前总统卢拉留给罗塞夫的政治遗产相当雄厚——巴西经济实力从2003年至2010年稳定增长,累计增长37.3%;2007年,巴西跻身世界第十大经济体;2009年,跃升为第八大经济体。但是,由于受扩张型财政政策刺激,巴西经济过热迹象明显。自2009年年初以来,巴西货币雷亚尔对美元汇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累计升值35%。对此,投资银行高盛称雷亚尔是“当今世界最被高估的货币”,日本野村证券更是不客气,将巴西贴上了“货币战争失败者”的标签。

  对于眼前的困难,罗塞夫应该是有所准备的,而且对于经济她并不是生手。她投身政坛后,先后出任阿雷格里港市财政局长和南里约格朗德州能源厅厅长。2001年,罗塞夫加入劳工党,后在卢拉政府中任能源部长。2005年,她被擢升为有“首席部长”之称的总统府民事办公室主任,成为卢拉的“左膀右臂”,帮助卢拉出台多项民生政策,并最终被卢拉“钦定”为接班人。

  在组阁的时候,罗塞夫也可谓煞费苦心,选用的全部是懂经济、熟悉巴西内政的资深人士:总统府民事办公室主任安东尼奥·帕洛奇曾担任过财政部长;央行行长亚历山大·东比尼是卢拉政府的经济顾问,曾多次参与制定巴西通货膨胀目标,是巴西一流的控制通胀专家。

  “作为拉美的最大经济体,一个较低的通胀率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能够保持居民购买力和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有必要下调(我行)通胀目标,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新任巴西央行行长东比尼表示。

  据报道,巴西央行或将于本月宣布加息50个基点至11.25%,并在2011年年底之前将基准利率上调至12.25%。此前,该行在2010年已累计加息200个基点。

  巴西开发银行行长卢西亚诺·库提尼奥预计,未来 4年需要至少6500亿雷亚尔(约合3800亿美元)投资才能维持巴西经济持续增长。

  用罗塞夫自己的话说:“巴西正处在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巴西被唤醒了,巴西人民第一次看到了成为发达国家的机遇。”罗塞夫竞选时的口号掷地有声,但这位女总统要怎样把握机遇,让桑巴雄狮在未来10年、20年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呢?人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