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第三方支付牌照或本月公布 17家企业抢夺头啖汤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9日 00:3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信息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信息时报记者 何秋养

  继此前央行表态将对第三方支付组织颁发许可证,以及17家企业积极申请首批牌照的行动后,市场规模高达1万亿元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牌照“发牌”进入了倒计时。

  17日,在业界翘首盼望“发牌”前夕,央行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业务系统检测认证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非金融机构系统检测认证必须在合格的检测机构进行,征求意见截至2010年1月23日。

  据了解,去年12月底,共有17家第三方支付企业候选名单被首批公布,对于首批获得牌照的企业名单,央行总行将以审委会的形式审批。根据规定,申报企业在央行公示后20天内将会出结果。业界预计,首批获得牌照的企业名单最快有望在本月中下旬公布。

  近半支付企业或将出局

  根据艾瑞咨询最近发布《2010-2011年中国网上支付行业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行业的交易规模达到3537亿元,而在整体交易规模上,2010年已突破万亿元大关。

  据了解,去年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多达300余家,涵盖互联网在线支付、电话支付和手机支付。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在线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企业数量在年初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不过,央行2010年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从2010年9月1日起,已从事支付业务的非金融机构有一年时间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逾期未取得“牌照”的企业将无法继续从事支付业务。

  实际上,根据去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申请将面临两大硬门槛:盈利限制和注册资本限制。“这足以刷掉一大批不合格的小企业”,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称。

  “第三方支付企业将迎来洗牌,大部分企业开始对照标准进行调整,而近一半企业将彻底消失。” 艾瑞咨询分析认为,在政府监管政策逐渐明朗的预期下,行业领先的支付企业,如支付宝、财付通和快钱等,纷纷拓展自身业务领域,通过开放支付服务平台,以及将第三方支付服务与更多行业应用进行紧密结合等方式,不断拓展对外围业务的覆盖。

  动作频频抢占市场先机

  第三方支付牌照“发牌”在即,与各家入围企业对摘得“头牌”与否的不轻易开口相比,第三方支付企业在抢夺用户、抢占市场的动作频频。

  不仅目前在第三方支付领域处于领跑地位的支付宝,日前发布了通用积分类产品——积分宝;互联网公司的另一巨头盛大也在近日宣布,旗下全资子公司盛付通启用全新域名,盛大进军电子第三方支付的计划正式浮出水面。

  此外,作为进军第三方支付的新成员网易,其支付工具网易宝也新近推出了微支付功能。

  分析人士表示,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跑马圈地”抢占市场,不受牌照影响,只是希望在拿到牌照的“准生证”前能率先抢占“有利地形”。

  此前央行曾表示过,第三方许可证的发放不存在数量限制,今年9月前提交的企业只要符合条件都会获得牌照,因此无论能不能第一批获得牌照,都不会影响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发展节奏。

  相关链接

  网上支付监管进程

  2005年10月,央行发布《电子支付指引》;

  2005年10月,央行发布《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

  2009年4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筹备会召开;

  2009年4月,央行对支付企业登记报备;

  2010年6月,央行公布《非金融组织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

  2010年12月,《央行遴选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17家企业入围》;

  2011年1月,央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业务系统检测认证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