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双金生物被疑业绩虚增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1日 01: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应交税金激增,直营店数量成谜

  双金生物被疑业绩虚增?

  陆晋源

  近日,会计师夏草在其博客上发表文章,质疑上海双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双金生物”,其母公司为中国生物,CHBT.NASDAQ)涉嫌虚构巨额收益,并导致虚构的巨额欠税。

  该公司2011财年第二季度(2010年7月1日至9月30日)财报显示,该公司应交税金(Tax payables)余额逾305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逾2亿元,根据夏草的计算,双金生物的应交税金是该公司6年半税负总额的60%。

  对此,双金生物方面回应应交税金过高是计提造成的。

  受质疑的除了这家公司的收益之外,还有其门店数量。

  百家门店在哪里?

  2010年8月30日,一家名为Citron Research的美国研究机构发文《CHBT:门店在哪里?》,质疑双金生物近几年承诺的新开门店计划并没有实施,许多销售门店子虚乌有,8月31日该公司股价大跌18%。

  双金生物2010年财报称,“截至2010年3月31日,我们在中国已有111家直营店(dedicated Shining outlets),大约四分之三在上海,其他的在中国另外12个城市。”

  按上述计算,在沪直营店数量当在70家上下。不过,最近记者走访了双金生物产品直营店“益生有益”的斜土路旗舰店与张扬路店,斜土路旗舰店销售员称,“在上海我们总共就六家店,浦东一家,浦西五家。”其张扬路店店员表示,浦东只有一家店。另据记者走访双金生物位于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宁桥路999号)的生产部门,一位李姓行政负责人对总共100家以上这样的数字感到惊讶,“据我所知我们应该没有那么多店。”

  双金生物执行副总裁Eva Yan告诉本报,门店质疑牵涉到概念问题,公司认为直营店也包括公司设在大型超市或卖场的销售专柜。“上海的直营店一共有六七十家,其中公司门店占了约60%,也就是40家左右。超市专柜占40%左右。”即便按这一说法,40家门店数与店员所说的6家店相距甚远。

  不过,部分卖场对本报称,商场没有销售过带有“双金”品牌的产品;而乐购则称,商场销售过双金有益菌蛋白粉,但由于销售量实在太低,2010年7月曾停止进货,最近才重新进了一些货。

  计提导致负税余额过高?

  根据双金生物2010年年报,截至2010年3月31日,公司营收为8100多万美元,按照当时汇率,近5.5亿元人民币。

  双金生物网站简介称,该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经销使用益生菌和食品添加剂,公司位于上海。而据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咨询服务工作委员会会长张大超介绍,目前国内并无成规模的保健品生产销售企业,且益生菌主要被用作食品添加剂。

  张大超介绍:“在中国大陆规模比较大的,有近期刚被美国杜邦收购的丹麦公司丹尼斯克,还有台湾一家名为‘葡萄王’的企业,他们在大陆都有分店。”

  丹尼斯克(中国)公司广州总部市场部人士表示,与丹尼斯克相比,双金生物为乳企提供益生菌所占市场份额“微乎其微”。上述市场部人士还对双金生物8000多万美元的销售额表示很不理解。

  双金生物曾于2010年9月30日邀请投资者参观公司以澄清质疑,参观者之一Sean Wright在网站Seeking Alpha上发文《中国生物:投资者日到底发生了什么》,并引述双金生物董事长宋锦安的话称,双金生物已经为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在内的中国大型乳企提供益生菌产品。

  而本报从伊利处得到的回答是:“(双金生物)不是我们的供应商,我们采购的是国际上最大的两家,丹尼斯克和汉森。”而光明有关人士称不清楚该公司,因为光明大多使用的是自己的菌种。

  Eva Yan称,公司尚未与伊利正式签约,与光明则是在2007年开发益生菌月饼时有过合作。

  双金生物2010年财报显示,该公司的食品添加剂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26.8%,零售产品占73.2%。Eva Yan则表示,目前公司产品在B2B(bulk additives)与B2C(retail)渠道的比例大致为4:6。

  记者探访斜土路旗舰店与张扬路店时,在记者所在的半个小时内没有任何顾客光顾,销售员称顾客主要是中老年人,一般都在早上来。而张扬路店销售员给记者看的销售记录中,远至2008年的销售情况还在册。

  在新闸路一家联华超市货架上,记者看到双金有益菌蛋白粉,不过陈列的两份商品生产日期为2010年1月2日,距今已1年有余。货架销售员称“很少有人买这个产品”。

  夏草怀疑,双金生物虚构业绩是造成其应交税金过高的原因。而双金生物回应称,应交税金都是计提造成的,“五年前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曾被免税,但目前没有文件证明,公司担心被税务部门追究责任,因此计提相关税费。”Eva Yan强调,“都不是欠税。”不过,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按照中国税法,企业不可能做这样的计提。“计提依据是什么?企业怎么计算的?而且还每年增加?这不太可能。”

  本报还将继续跟踪调查。

  《第一财经日报》全年订阅价360元